長歌增鬱怏,對酒不能醉。

出自 高適 的《 效古贈崔二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 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 我輩今胡爲,浩哉迷所至。 緬懷當塗者,濟濟居聲位。 邈然在雲霄,寧肯更淪躓。 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 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 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 豈論草澤中,有此枯槁士。 我慚經濟策,久欲甘棄置。 君負縱橫才,如何尚憔悴。 長歌增鬱怏,對酒不能醉。 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飆 (fēng biāo):狂風。
  • 緬懷 (miǎn huái):深切地懷念。
  • 當塗者 (dāng tú zhě):指當權者。
  • 濟濟 (jǐ jǐ):形容人多,衆多。
  • 邈然 (miǎo rán):遙遠的樣子。
  • 淪躓 (lún zhì):指陷入困境或失敗。
  • 燕樂 (yàn lè):指宴樂,宴會上的音樂。
  • 芙蓉姿 (fú róng zī):形容女子美麗如芙蓉。
  • 蘭麝氣 (lán shè qì):蘭花和麝香的香氣,形容香氣濃郁。
  • 獸炭 (shòu tàn):指用獸骨燒製的炭,用於取暖或烹飪。
  • 草澤中 (cǎo zé zhōng):指草野之中,比喻民間或未被重用的地方。
  • 枯槁士 (kū gǎo shì):形容生活困頓、面容憔悴的士人。
  • 經濟策 (jīng jì cè):指治理國家的策略或才能。
  • 縱橫才 (zòng héng cái):指有策略、有才能的人。
  • 鬱怏 (yù yàng):憂鬱不滿。
  • 窮達 (qióng dá):指命運的困頓與顯達。

翻譯

十月在河洲之時,一望便有了歸家的念頭。 狂風呼嘯,帶來刺骨的寒冷,雨雪交加,天地一片昏暗。 我們這些人現在該做什麼呢,浩渺的天地,迷茫不知所往。 深切懷念那些當權者,他們衆多而聲名顯赫。 他們彷彿遠在雲霄之上,怎會願意再次陷入困境。 周旋於宴樂之中,門前車馬絡繹不絕。 美人如芙蓉般美麗,狹小的室內瀰漫着蘭麝的香氣。 金爐中燃燒着獸炭,談笑間正得意洋洋。 哪裏會想到在草野之中,有這樣憔悴的士人。 我對自己的治國策略感到慚愧,久已想要甘心放棄。 你擁有縱橫的才能,爲何還如此憔悴。 長歌一曲,更增憂鬱不滿,對酒卻不能醉。 命運的困頓與顯達自有其時,夫子請不要流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高適在十月河洲時的感慨與思考。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狂風、雨雪,以及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如對當權者的懷念與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詩人的語言簡練而富有力量,通過對「風飆」、「雨雪」等自然元素的運用,增強了詩歌的氛圍感。同時,詩中對「美人芙蓉姿」、「金爐陳獸炭」等奢華場景的描寫,與「枯槁士」、「草澤中」的對比,深刻反映了社會的不公與個人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表達了對命運的感慨和對未來的迷茫,同時也透露出一種不屈的精神和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