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在萬里橋畔住着一位很有才華的歌妓,枇杷花環繞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叢中,她閉門深居。像她那樣有才華的女子,在今天已經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領略文學高妙意境的人,總也有點不如她。
注釋
薛濤: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人,隨父官於蜀,父死不得歸,遂居於成都,為有名的樂妓。
校(jiào)書:即校書郎,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員。據說武元衡曾有奏請授濤為校書郎之議,一說系韋皋鎮蜀時辟為此職。薛濤當時就以「女校書」廣為人知。而「蜀人呼妓為校書,自濤始」(《唐才子傳》)。
萬里橋:在成都南。古時蜀人入吳,皆取道於此。三國時費禕奉使往吳,諸葛亮相送於此,費曰:「萬里之路,始於此橋。」因此得名。
枇杷(pí pá):喬木名,果實亦曰枇杷。據《柳亭詩話》,這是與杜鵑花相似的一種花,產於駱谷,本名琵琶,後人不知,改為「枇杷」。
掃眉才子:泛指從古以來的女才子們。掃眉,畫眉。《漢書·張敞傳》載張敞為京兆尹,「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嫵。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上愛其能,弗備責也。」
知多少:一作「於今少」。
管領春風:猶言獨領風騷。春風,指春風詞筆,風流文採。
賞析
元稹有詩雲:「錦江滑膩峨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偷巧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詞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詩將薛濤比卓文君,然而就知名度與實際才學而言,薛濤實在文君之上。
王建這首寄贈之作,在眾多獻殷勤的贊美詩中,算是出色的一首。薛濤在成都居住,於城郊百花潭有別宅。「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這裡原是詩聖杜甫居住過的地方。「萬里橋邊女校書」,開門見山,尊呼薛濤的身份,又點明地望,起筆莊重。據載,薛濤居蜀時好種菖蒲,此物難得開花結實。有時開花,則被古人視為一種祥瑞,如五色雲,故元稹詩有「菖蒲花發五雲高」之句。後居碧雞坊,又別種枇杷。「枇杷花裡閉門居」一句,意象清麗可人,人們可以通過杜鵑花開的情景來想象枇杷花開的繁盛美麗。女校書端居其中,飄飄然當儼若仙子。「閉門居」三字,不僅有雅靜之韻,且有「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的意味,與後二句緊密關聯。
如果說前兩句在不動聲色的敘述中已暗寓贊美之意,則後兩句便是極其熱情的頌揚了:「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掃眉才子」即活用張敞為妻畫眉典故,那些從古以來的女才子們在詩中作為女主人公的陪襯。其實不僅是女才子比不上薛濤,當時傾慕薛濤的才子很多,到了所謂「個個公卿欲夢刀」的地步,這些男士們的才情,很少能超出薛濤。「管領春風總不如」,即元稹「紛紛詞客多停筆」之意。這個評價看似溢美之辭,但也不全是恭維。薛濤不僅工詩,且擅書法,「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法。」因此,又以巧手慧心,發明瞭「薛濤箋」,韋莊有詩贊曰:「也知價重連城璧,一紙萬金猶不惜。」在巴蜀文化史上,留下了一頁佳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里橋:位於成都的一座橋,這裏指代成都。
- 女校書:指薛濤,唐代女詩人,曾任校書郎。
- 枇杷花:一種植物,這裏用來形容薛濤的居所環境。
- 閉門居:指薛濤隱居不問世事。
- 掃眉才子:指有才華的文人,這裏特指薛濤。
- 管領春風:比喻引領時代風騷。
翻譯
在成都的萬里橋邊,有一位女校書薛濤,她隱居在枇杷花盛開的地方,閉門不出。如今,像她這樣才華橫溢的女子已經很少見了,她的風采和才華總是讓人感覺無人能及。
賞析
這首詩是王建對唐代女詩人薛濤的讚美之作。詩中,「萬里橋邊女校書」直接點明瞭薛濤的身份和居住地,而「枇杷花裏閉門居」則描繪了她隱居的環境,增添了一抹幽靜的美感。後兩句「掃眉才子於今少,管領春風總不如」則是對薛濤才華的高度評價,認爲她的才華和影響力無人能及,充分展現了薛濤在當時的文學地位和影響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薛濤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