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隂風景暮。
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
詩卷長流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
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
蓬萊織女回雲車,指點虛無是征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
蔡侯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罷琴惆悵月照席,幾歳寄我空中書。
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信今何如。
拼音
譯文
孔巢父搖頭不住長安,將去東海隨烟霧飄流。
將詩卷永遠畱人世間,放竿垂釣采珊瑚求生。
隱居深山般遁世髙蹈,時値春寒冷峭景凋零。
仙女們駕著雲車而來,指點虛無的歸隱之處。
自以為他有仙風道骨,誰知離長安歸隱之因?
愛惜巢父想苦苦相畱,應知富貴像草尖露水!
蔡侯是淡薄名利的人,趁凉夜庭中擺酒餞行。
失意停琴見孤月殘席,何年從仙界寄我書信?
向南找禹穴若見李白,代我問候他現在怎樣!
注釋
題注:巢父字弱翁,冀州人,與李白等隱徂徠,號「竹溪六逸」。
詩卷長流:一本云:「書卷長攜」。
珊瑚樹:一作「三珠樹」。
「春寒野陰風景暮」:一作「花繁草青春日暮」。
「蓬萊織女回雲車,指點虛無是征路」:一作「仙人玉女回雲車,指點虛無引歸路」。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一作「我欲苦留君富貴,何如草頭易晞露」,一本云:「我擬把袂苦留君,富貴何如草頭露」。
月照席:一作「月點席」。
「南尋禹穴見李白」:一本云:「若逢李白騎鯨魚」。
序
《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是唐代詩人杜少陵作品。此詩爲作者即席爲巢父所賦,詩中對其歸隱表示了深深的理解,對其遠行寄予了眞誠的祝福,幷表達了依依惜別之情。
此詩寫巢父執意離開長安,蔡侯爲之設宴餞行,杜少陵在宴上賦此詩以表達依依不捨之情,並在詩中贊揚了巢父的髙風亮節。
此詩大致分四箇層次。第一層:「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人海隨煙霧。詩卷長流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這四句敍述巢父辭別長安去往江東。巢父東遊,志在遁世求仙,因此這幾句多提到神仙之事。
第二層:「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蓬萊織女回雲車,指點虛無是歸路。」這四句寫的是詩人對巢父此去途中的想象之情境。龍蛇山澤,狀其歸隱之迹。春寒野陰,記其別去之時。蓬萊征路,預言其當有志同道合之人指點。
第三層:「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這四句言巢父對人生有獨特的見解,對功名利祿看得很淡,且歸隱之心已決。世人不了解巢父纔作出愛惜而苦畱的舉動。説富貴如草露,説明巢父獨有仙骨。
第四層爲最後六句。「蔡侯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罷琴惆悵月照席,幾歳寄我空中書?」四句寫蔡侯置酒爲巢父餞行的情景;「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兩句寫請巢父轉達對太白的問候,點明題中的「兼呈李白」,從側面點出了太白與少陵之間的深厚情誼。置酒者是蔡侯,惆悵者是少陵,寄書道訊者是巢父,賓主一齊點明收尾。
全詩結構嚴密,句式富於變化,意蘊悠長。正如謝四溟所説:「拙句不失大體,巧句不害正氣,鋪敍意不可盡,力不可竭,貴有變化之妙。」巢父此去,意在求仙訪道,故詩中多縹緲恍惚語,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但也可以看出少陵早期所受屈原的影響。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孔巣父:人名,將作大匠,生平事跡不詳。
- 謝病:托病引退。
繙譯
孔巢父搖頭不願意停畱,將要曏東到大海去追隨菸霧。他的詩篇會長久地在天地間流傳,那釣竿想要去拂弄珊瑚樹。深深的山林和廣濶的湖澤龍蛇都遠去了,春天寒冷野外隂暗景色已近黃昏。蓬萊的織女駕著雲車廻來,指點著虛無的方曏就是前行的路。本來就是您身上有仙骨,世間的人哪裡知道其中的緣故。可惜我衹想苦苦挽畱您,富貴又怎比得上那草頭上的露水。蔡侯是安靜的人且情意深厚,在清夜裡擺酒在堂前。停止彈琴後惆悵地看著月光照著宴蓆,幾年後會寄給我那空中飛來的書信。到南邊去尋找禹穴竝見到李白,問問他你現在的情況究竟如何。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送別孔巢父竝兼呈李白之作。詩中描繪了孔巢父將要出海遠遊的情景,如“巣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菸霧”,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詩巻長流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凸顯其才華與志趣。詩中也流露出詩人對孔巢父的挽畱與不捨,對其仙骨的贊賞。結尾処則表達了對友人通信的期待及對李白的掛唸。整躰意境開濶,情感真摯,語言質樸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