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出自 五代十國李煜 的《 木蘭花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拼音

譯文

月圓之夜,大型宮廷歌舞酒宴。出場前先是畫妝。因是晚妝,爲了適合舞場與燭光,畫眉點脣,都不妨色澤濃豔。宮娥們剛畫完妝的一刻,是何等光彩照人呀!妝畢,春殿上美女如雲,她們隊列整齊,魚貫而入,雖是層層嬌娘的行列,望之也頓生軍旅的浩蕩之感。  歌罷宴散,月色更明。當即吩咐隨從滅盡紅燭,純任得得馬蹄,踏着一路月色歸去,方見得歌舞雖散,而餘興未盡!

注釋

明肌雪:肌膚明潔,白滑似雪。韋莊《菩薩蠻》:”皓腕凝霜雪。”亦是用白雪形容肌膚清亮光潔。 嬪娥:宮中的姬妾與宮女。 魚貫:游魚先後接續.比喻一個挨一個地依序排列。 鳳簫:鳳凰簫。泛指管樂器。 水雲:水和雲。此指水雲相接之處。 重按:一再按奏。 霓裳:《霓裳羽衣舞》的簡稱,唐代著名法曲。 歌遍徹:唱完大麴中的最後一曲。唐宋大麴系按一定順序連接若干小曲而成,又稱大遍。其中各小曲亦有稱“遍”的。一說遍、徹都是稱曲調中的名目。據王國維《宋元戲曲史》雲:“徹者,如破之末一遍也。” 香屑:香粉,香的粉末。一說指花瓣,花的碎片。如許昂胃《詞綜偶評》:“疑指落花言之。” 闌干:欄杆。用竹、木、磚石或金屬等構制而成,設於亭臺樓閣或路邊、水邊等處作遮攔用。 情味:猶情趣。

此詞描寫春宮夜宴歌舞享樂的盛況,是李煜在南唐全盛時期創作的代表作之一。詞中形象豐美,情趣盎然,顯得俊爽超逸,高雅不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賞析

詞的上片主要寫春夜宴樂的盛大場面。首句突出描繪“晚妝初了”的嬪娥們的盛妝和美豔,由此寫出作者對這些明豔麗人的一片飛揚的意興,同時從開篇即渲染出夜宴的奢華豪麗。繼之兩句宴樂開始,歌舞登場,作者極寫音樂的悠揚和器物的華美。比如,笙簫二字描寫一種精美、奢麗的情景,與詞中所描寫的奢靡之享樂生活、情調恰相吻合。而“吹”作“吹斷”,“按”作“重按”,不但字字可見作者的放任與耽於奢逸,而且十分傳神地賦予音樂以強烈的感情色彩。據馬令《南唐書》載:“唐之盛時,《霓裳羽衣》最爲大典,罹亂,瞽師曠職,其音遂絕。後主獨得其譜,樂工曹生亦善琵琶,按譜粗得其聲,而未盡善也。(大周)後輒變易訛謬,頗去哇淫,繁手新音,清越可聽。”李煜與大周后都精通音律,二人情愛又篤深,更何況《霓裳羽衣》本爲唐玄宗時的著名大麴,先失後得,再經過李煜和周後的發現和親自整理,此時於宮中演奏起來,自然歡愉無比。所以不僅要“重按”,而且要“歌遍徹”,由此也可想見作者之耽享縱逸之情。 詞的下片是描寫曲終人散、踏月醉歸的情景。“臨春”一句明是寫香,暗是寫風,暗香隨風飄散,詞人興致闌珊,由“誰更”二字而出,更顯得活潑有致。“醉拍”二字直白而出,寫醉態,寫盡興盡歡妥貼至極。到這裏,詩人有目見的欣賞,有耳聽的享受,有聞香的回味,加上醉拍由口飲而生的意態,正是極色、聲、香、味之娛於一處,心曠神馳,興奮不已,因此才“情味切”,耽溺其中無以自拔。結尾二句,寫酒闌歌罷卻寫得意味盎然,餘興未盡,所以向來爲人所稱譽。而且‘踏馬蹄’三字寫得極爲傳神,不僅用馬蹄去踏,而且踏在馬蹄之下的乃是如此清夜的一片月色,且恍聞有得得之聲入耳矣。這種純真任縱的抒寫,帶給了讀者極其真切的感受。”讀此二句,既可感作者的癡醉心情,也可視清靜朗潔的月夜美景,更可見作者身上充盈着的文人騷客的雅緻逸興。 全詞筆法自然奔放,意興流暢揮灑,語言明麗直快,情境描繪動人。詩人從個人宮廷生活場面出發,雖然帶有較爲濃郁的富貴脂粉氣,未能表現出深刻的思想內容,但短短一篇就把一次盛大歡宴的情形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藝術描繪生動逼真,情景刻畫細膩動人,由喻象中見情思,於淺白處見悠遠,充分顯示了作者高妙的藝術功力,是“寫得極爲俊逸神飛的一首小詞”。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