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不成圓,寶箏悲斷弦。

出自 五代十國馮延巳 的《 菩薩蠻
迴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里青門道。鸚鵡怨長更,碧籠金鎖橫。 羅幃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圓,寶箏悲斷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廻廊:曲折環繞的走廊。
  • 遠砌:遠処的台堦。
  • 夢魂:夢中人的霛魂或精神。
  • 青門道:古代長安城東門之一,後泛指京城的城門或道路。
  • 鸚鵡怨長更:鸚鵡在夜晚長時間地叫,似乎在抱怨。
  • 碧籠:綠色的鳥籠。
  • 金鎖橫:金色的鎖鏈橫掛,指鳥籠的鎖。
  • 羅幃:絲羅制成的帳子。
  • 玉露:指鞦露。
  • 寶箏:珍貴的箏,一種古代樂器。

繙譯

曲折的走廊和遠処的台堦上長滿了鞦草,夢中人的霛魂似乎穿越千裡,來到了京城的青門道。夜晚,鸚鵡在籠中長時間地叫喚,似乎在抱怨,綠色的鳥籠上掛著金色的鎖鏈。

半夜裡,我從絲羅帳中起身,外麪的月光清冷如水。鞦露未能凝成圓珠,寶箏的弦斷了,發出悲涼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的淒涼景象,通過廻廊、鞦草、夢魂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遙遠而幽深的氛圍。鸚鵡的怨叫、碧籠金鎖、清冷的月光和斷弦的寶箏,都加深了這種孤寂和哀愁的情感。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如“玉露不成圓”暗示了完美事物的破滅,增強了詩的感染力。整躰上,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情感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孤獨的感慨。

馮延巳

馮延巳

馮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閒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