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華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難裁。
或華髮以終年,或懷妊而逢災。
感前哀之未闋,復新殃之重來!
方朝華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
感逝者之不追,悵情忽而失度。
天蓋高而無階,懷此恨其誰訴!
拼音
譯文
序:我的小女兒行女出生於深秋時節,在第二年四月的初夏死去。
短短三年之中,兩個心愛的女兒相繼夭亡。
上蒼賜予人類寶貴的生命,壽命的長短何以這麼難猜!
有人可以幸運地活到白首,有的人卻死在母親的腹胎。
痛失金瓠的悲傷還沒有結束,又眼看着行女被塵土湮埋。
可憐的孩子像木槿花一樣凋落;又像晨露,乾得這麼快。
我想到那凋零的小小的生命,再也無法重來,頓時間失了常態。
怨恨天高卻沒有長梯借我攀緣,我還能向誰訴出我心中的苦哀!
注釋
首夏:農曆四月。
二子:指作者的兩個女兒金瓠、行女。
“伊上帝之降命”句:謂上帝賜予人壽命。降,賜下;命,人的壽命。
修短:長短。
裁:猜測、估料。
終年:盡其天年。
懷妊:懷孕。
前哀:指大女兒金瓠之死。
闋:盡。
新殃:指行女之死。
方,比如。
朝:早上。
華:指木槿花,開於夏秋季節,早上開花,夜晚凋謝。
晚敷:指夜晚凋謝。
晞:曬乾。
忽忽:恍惚之貌。
失度:失態。
“天蓋高而無階”句:作者想借助天梯去向老天爺控訴。蓋,語氣詞;階,階梯。
序
這篇哀辭是曹植爲哀悼小女兒行女之死而作。行女究竟死於何時,史上沒有記載,現在只能作一些推測。劉勰在《文心雕龍·哀弔》裏提到:“建安哀辭,惟偉長差善,《行女》一篇,時有惻怛(dá)。”這說明行女死的時候,徐幹(字偉長)也曾經作過一篇《行女哀辭》,而且後來劉勰曾經親眼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