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己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枝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着梅花唱歌,齊己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後,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豔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豔的風韻,創作了一種高遠的境界寄託了自己的理想,意蘊深刻。
賞析
「寒風凛冽,似要摧折千樹萬木;只有梅樹,根聚地氣而生意獨回;村前深雪遍野,一枝梅花,在昨夜凌寒綻放。幽幽清香,隨風飄向四方;灼灼素白,禽鳥也來偷偷欣賞。明年它也應該順應自然的節律,最先在望春臺上開放吧……」
詩人首聯對比,描寫梅花耐寒的秉性:「萬木」,其他樹木,語帶夸張;「折」,凋殘枯敗;「回」,音「淮」,回復生機與活力。在嚴寒的冬季,別的樹木都凋摧不堪,唯有梅樹努力積聚地底的暖氣而回復生機。對比之下,梅樹不畏嚴寒的特點鮮明突出。「欲」、「孤」、「獨」,三箇極具感情色彩的詞,將萬木與梅樹人格化,暗寓詩人像梅一樣堅貞不屈、清高孤傲的性格。
頷聯敍述梅開的情形:「前村」,即村前。一棵枝榦虬曲梅樹,傲然挺立在銀裝素裹的曠野上;一枝素雅明艷的梅花,赫然綻放在寒氣森森的北風中。就像一幅清麗奇特的「寒雪梅花圖」,早梅凌寒獨放的倔強箇性、詩人不屈困境的孤傲情懷,畢現於圖中矣。在積雪皚皚的大背景下,獨放的這一枝梅花尤其引人注目。「一枝」,旣言梅花比別的花開得早,又言比別的梅開得早。如果用「數枝」,反而「亂花漸欲迷人眼」、凸顯不出「早梅」那「一枝獨秀」「早」的意韻了。鄭谷一字之改,确實高妙。
頸聯描寫早梅的風韻:「遞」,飄送;「窺」,偷偷看;「素艷」,潔白而美麗的花,點明「早梅」是白色的梅花。花香清幽怡人,隨風徐徐而來;花色素雅明艷,禽鳥暗羨而窺。一箇「遞」字,將凛冽的寒風温柔化,彷彿它也對早梅充滿了愛憐之意;一箇「窺」字,將無知的禽鳥人格化,好像它們也對早梅滿懷欣賞和羨慕。風、鳥如此,人亦更甚!早梅悠遠的清香,宛在鼻息;動人心魄的姿色,猶在目前;清高素雅的風韻,了然心會;詩人內秀、高雅的情懷,不言而喩之矣。
尾聯雙關作結,抒發寄望:「知」,了解、遵循;「律」,萬物生長的周期、自然節候的規律;「望春臺」,旣指觀賞春景的高臺,又喩指京城。天道有常、萬物有序,今年的這枝早梅,到明年此時,應該還是在會春回大地之前、率先開放在高高的望春臺吧。從字面上看,這是詩人對早梅的殷切期盼,希望明年還能再見到它的動人風姿,表達自己的贊美喜愛之情。但聯繫上面的內容就不難發現,詩人是大有深意的:「孤根獨回」意默默堅持的孤傲;「深雪獨開」言堅貞不屈的清高;「幽香只風遞、素艷唯禽窺」寓懷才不遇、孤芳自賞的失落與不甘;所以,「先發望春臺」實際是詩人渴望到京城施展才華、獨佔鰲頭、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的自信宣言。
全詩詠物寫景,語言清麗傳神,爲讀者描摹出一幅風韻十足的「寒雪早梅圖」,有「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之神;藉物喩己,含蘊深藉,詩人懷才不遇、清高孤傲、堅貞不屈、執著自信的節操情懷蘊含景中,又具「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之妙。神妙畢備,意蘊雋永,堪稱詩林「詠物臺」上的一枝獨秀!
齊己生活在晚唐五代,又是出家的僧人,但這首詩卻沒有絲毫頽廢萎靡的晚唐氣象,也沒有絲毫清絶枯寂的佛門意緒。它像一陣清新的風,撩起人們對於悠遠盛唐的緲緲記憶。嗚呼!詩人心中的「早梅」,竟「晚開」了上百年……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遰(dì):同“遞”,傳遞,這裡指飄散。
繙譯
萬木禁受不住嚴寒快要摧折,梅樹卻獨獨在根部蘊含煖氣而廻春。在前村的深雪裡,昨夜有一枝梅花淩寒獨開。微風吹散了梅花的幽香,禽鳥也因這素雅的花容豔色而前來窺探。如果明年梅花依舊應時開放,定會先於其他花卉開放,映照著春台。
賞析
這首詩以詠梅爲主題,描繪了早梅在嚴寒中獨自開放的情景,表現了早梅的堅靭與高潔。首聯通過對比“萬木”與“孤根”,突出了梅花的頑強生命力。頷聯“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簡潔而生動地描繪出早梅的孤獨與傲然,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頸聯“風遰幽香去,禽窺素豔來”,從嗅覺和眡覺的角度,進一步展現了梅花的魅力。尾聯則表達了對梅花明年依舊按時開放的期待,以及對其美好前景的祝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優美,將早梅的形象刻畫得細膩入微,同時也蘊含了詩人對梅花的贊美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