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
鴟夷後那個清閒?誰愛雨笠煙蓑,七裏嚴湍。除卻巢由,更無人到,潁水箕山。嘆落日孤鳩往還,笑桃源洞口誰關?試問劉郎,幾度花開,幾度花殘?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拼音
注釋
鴟(chi)夷:指范蠡。蠡輔佐越勾踐,雪了會稽之恥,知道勾踐可以共患難而不可以共安樂,乃攜西施,泛舟遊於五湖之上,變名易姓。到了齊,叫做“鴟夷子皮”,到了陶,又叫做“陶朱公”。事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及《貨殖列傳》。
七裏嚴湍(tuan):指東漢嚴子陵隱居不仕,在七裏灘釣魚過活的事。
巢由:巢,巢父。堯時隱士,不營世利,以樹爲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由,許由。堯把天下讓給他,他認爲玷污了他的耳朵,於是到潁水之濱去洗耳。並遁居於潁水之陽,箕山之下,終身不出。並見皇甫謐《高士傳》上。
“落日”句:此用功軾《卜算子》“惟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的句意。孤鴻,這裏喻隱居的高士。
桃源洞口:陶淵明作《桃花源記》,說一個打魚的人從桃花源到一山洞,看到秦時避亂者的後裔聚居那裏,過着無奈迫無剝削的自由生活,出來以後,便再也找不到了。後因以指避世隱居的地方。
劉郎:指劉晨。相傳東漢永平年間,他與阮肇同入天台山採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載,還鄉時,子孫已歷七世。見《幽明錄》及《太平廣記》。
“釃酒臨江”二句:蘇軾在《前赤壁賦》中說,當曹操“破荊州,下江陵”,揮師順流東下之時,“釃酒臨江,橫槊賦”,不失英雄本色。
紫蓋黃旗:古人認爲天空出現黃旗紫蓋的雲氣,是出帝王的兆頭。這是指曹操終於統一天下。
赤壁東風:《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周瑜用部將黃蓋計,以輕便戰船數十艘,載着滿灌油脂的幹紫,外蓋帷幕,詐稱投降。等到接近敵船時,放起火來,恰巧這時東南風大起,向西北延燒,曹兵大敗。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南陽臥龍:《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徐庶對先主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又諸葛亮《出師表》說:”臣本布衣,躬耕南陽。”
成名八陣圖:《三國志·諸葛亮傳》:“演兵法,作八陣圖。”據說諸葛亮曾於永安縣(今四川奉節縣東南)永安宮前的平沙上,聚石壘成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陣。吳蜀在江陵(今湘北宜昌東)會戰,蜀兵敗退,吳軍統帥陸遜追逐至此,看到了八陣圖,驚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就退了兵。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歷史功績。
鼎足三分:言魏、蜀、吳三方對峙,鼎如之三足。
序
曲中讚頌曹操、周瑜、諸葛亮的豐功偉業。借用典故,抓住“釃酒臨江”、“赤壁東風”和“八陣圖”等典型事件,言簡意豐地塑造了曹操、周瑜、諸葛亮的英雄形象,並對三國鼎立的形勢進行了鳥瞰與概括。全曲寫得沉鬱奔放,與所吟人物的胸襟抱負暗相契合。
賞析
蘇武《前赤壁賦》裏說曹操:“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戰船)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灑酒於江,以示憑弔),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在這首小令中,詩人只用寥寥九個字,就寫出了這個身經百戰、力掃羣雄、統一了中國北方,且又多情善感、文采斐然的英雄形象。第三句寫英雄孫權。“紫蓋黃旗”,指雲氣,古人附會爲王者之氣的象徵。但詩人認爲虛幻的王氣不足憑信,東吳之所以能建立王業,是因爲孫權、周瑜赤壁一戰,藉助東風,火燒了曹軍的戰船,遏制了曹操的攻勢。第四句寫英雄諸葛亮。他胸懷奇才,隱居南陽,徐庶稱之爲臥龍。他的本願只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爲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還是出山輔佐劉備。詩人用”驚起”兩字,生動而又形象地描繪出諸葛亮由隱居到出山的轉變過程。至於諸葛亮出山後的功績,用杜甫“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八陣圖》)的概括最爲確切完備。這裏詩人化用其意。最後一句既緊承對諸葛亮的描寫,又對魏、蜀、吳三方作了一個總結。縱觀全篇,詩人以大開大合之筆,再現了三國人物的歷史風采,歌頌了他們的英雄業績,含蓄地表達了自己追幕古貿、大展經綸的宏願。感情基調雄健高昂,有蘇軾“大江東去”的遺風,而無“人生如夢”的感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鴟夷:chī yí,原指春鞦越國範蠡之號,後世以“鴟夷”指隱逸者。
- 雨笠菸蓑:防雨用的蓑衣笠帽。
- 巢由:巢父和許由的竝稱,二人皆爲上古時期的隱士。
- 嚴湍:湍急的水流。
- 釃酒臨江:shāi jiǔ lín jiāng,對著長江喝酒。
- 橫槊:héng shuò,橫持長矛。
繙譯
那位像鴟夷子皮一樣的隱士是多麽清閑啊?誰喜愛戴著鬭笠披著蓑衣,在七裡的湍急水流邊。除去巢父和許由,再沒有別人來到這潁水旁的箕山。可歎那落日中孤單的斑鳩飛來飛去,嘲笑那桃源洞口還有誰在看琯?試著問問劉郎,經歷了幾次花兒開又經歷了幾次花兒殘? 問人世間誰才是英雄?有麪對長江傾酒,橫持長矛的曹操。那帝王的黃旗紫蓋,大多應是借助了赤壁的東風。更驚訝地喚起了南陽的臥龍諸葛亮,就在八陣圖中成就了名聲。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侷勢,一分是西蜀,一分是江東。
賞析
這首曲子懷古感今,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追思,表達了對英雄的敬仰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第一段緬懷隱士,以輕松的筆調寫隱逸生活的閑適和美好,同時又透露出一種寂寥。第二段則聚焦於歷史英雄,從曹操到諸葛亮,闡述他們的英勇事跡和對歷史的影響,展現出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英雄的推崇。全曲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在看似平淡的描述中蘊含著深刻的歷史觀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