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集金張館,暮宿許史廬。
濟濟京城內,赫赫王侯居。
冠蓋蔭四術,朱輪竟長衢。
朝集金張館,暮宿許史廬。
南鄰擊鐘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楊子宅,門無卿相輿。
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
言論準宣尼,辭賦擬相如。
悠悠百世後,英名擅八區。
拼音
序
《詠史》是晉代文學家左思創作的一組詠史詩。名爲詠史,實爲詠懷,借古人古事來澆詩人心中之塊壘。組詩以深厚的社會內容,熔鑄着左思的平生理想,在創作歷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歷代詩評家對這組詩評價很高。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濟濟:形容衆多的樣子,此處指京城人口衆多。
- 赫赫:顯赫,形容地位顯貴。
- 冠蓋:古代官員的帽子和車蓋,象徵權勢。
- 蔭:遮蔽,此處指權勢籠罩。
- 朱輪:紅色的車輪,古代高級官員的車輛。
- 竟:直至,穿過。
- 金張館:西漢時期權貴金日磾、張安世的府邸,後泛指貴族聚會之處。
- 許史廬:東漢時期名臣許劭、許靖兄弟的居所,也是士人交往之地。
- 南鄰擊鐘磬,北里吹笙竽:富人家中樂器演奏,暗示豪門貴族的生活。
- 寂寂:冷清,形容楊子宅無人問津。
- 卿相:古代高級官員,如宰相。
- 寥寥:空蕩蕩,形容空曠無人。
- 玄虛:深奧難測的道理,此處可能指道家哲學。
- 宣尼:孔子的別稱。
- 準:符合,依照。
- 相如:司馬相如,漢代大辭賦家。
翻譯
繁華的京城之內,權貴們顯赫居住, 權杖與華蓋下,紅輪車駛過寬闊的大街。 早晨聚集在金張館,夜晚歇息於許史的豪宅, 南邊傳來鐘磬聲,北面則是笙竽的悠揚。 楊子的府邸靜悄悄,大門前沒有達官顯貴的車馬。 空曠的庭院中,談論的卻是玄妙的哲理。 他們的言論遵循孔子的教誨,辭賦如同司馬相如般華麗。 千年之後,他們的英名依然在各地流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京城的權貴生活,通過對比楊子宅的冷清,展現了社會階層的鮮明差異。左思通過對金張館、許史廬等權貴聚居地的描繪,展示了當時社會上層的奢華與熱鬧,而楊子宅的寂寂無聲則反襯出權貴之外的普通人生活的平淡與低調。同時,詩人也讚美了這些權貴的知識素養,他們不僅追求物質享受,還注重精神追求,如崇尚孔子的教誨和模仿司馬相如的文學才華。整首詩寓言性強,借詠史以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左思
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詩人。左思家世儒學,出生寒微。其父左熹,字彥雍,起於小吏,曾任武帝朝殿中侍御史、太原相、弋陽太守等。少時曾學書法鼓琴,皆不成,後來由於父親的激勵,乃發憤勤學。左思貌醜口訥,不好交遊,但辭藻壯麗,曾用一年時間寫成《齊都賦》(全文已佚,若干佚文散見《水經注》及《太平御覽》)。泰始八年(272年)前後,因其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曾任祕書郎。元康年間,左思參與當時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遊,併爲賈謐講《漢書》。元康末年,賈謐被誅,左思退居宜春裏,專意典籍。後齊王召爲記室督,他辭疾不就。太安二年(303年),河間王司馬顒部將張方進攻洛陽,左思移居冀州,數年後病逝。有《左太沖集》。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