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花珠綴,猶似汗凝妝。

出自 五代十國閻選 的《 臨江仙
雨停荷芰逗濃香,岸邊蟬噪垂楊。物華空有舊池塘,不逢仙子,何處夢襄王。 珍簟對欹鴛枕冷,此來塵暗淒涼。欲憑危檻恨偏長,藕花珠綴,猶似汗凝妝。
拼音

譯文

雨停以後,荷花和菱花飄散出濃濃的香氣,岸邊的垂柳上有蟬在鳴叫。舊處的池塘空有美好的景物,沒有遇見神女,楚襄王又在何處做夢呢? 鴛鴦枕頭在竹蓆上相互傾斜地擺放着,已經冰冷;來到這裏,氣氛昏暗,讓人滿心淒涼。想要靠着高樓上的欄杆放眼遠望,心中的悔恨偏偏卻又很長。荷花上面點綴着露水,好像美人臉上流汗的模樣。

注釋

荷芰(jì):荷花和菱花。芰,菱。《國語·楚語上》:“屈到嗜芰。”韋昭注:“芰,菱也。” 逗:招引,帶來。 噪:指蟬鳴叫。 物華:美好的景物。杜甫《曲江陪鄭南史飲》詩:“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 “不逢”二句:意思是,沒有遇見神女,楚襄王又在何處做夢呢? 簟(diàn):竹蓆。 欹(qī):歪斜,傾斜。 鴛枕:即鴛鴦枕,男女共用的枕頭,共有一對。 塵暗:氣氛昏暗。 憑:靠,靠着。 危檻:高樓上的欄杆。危,高聳的樣子。《莊子·田子方》:“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 “藕花”二句:荷花上面點綴着露水,好像是美人紅面上凝聚的汗珠。綴,點綴。猶似,好似。猶與若、似意同,作同義詞疊用。孔欣《置酒高樓上》詩:“生猶懸水溜,死若波瀾停。”

這首詞寫男子對女子的思念。上片首二句寫雨後荷塘景色。“物華”句承上啓下,有感於荷塘依舊,而懷念心上的女子。“不逢”,“何處”,加重了“空”的含義。下片先寫男子室內淒冷的環境,襯托出他“恨偏長”的心情。“藕花”二句由物及人,形象娟美,可見他對女子思念之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荷芰(jì):荷花和菱角。
  • 物華:美好的景物。
  • 仙子:指神女。
  • 襄王:楚襄王,傳說曾夢遇神女。
  • 珍簟(diàn):珍貴的竹蓆。
  • 欹(qī):傾斜。

繙譯

雨停了,荷花和菱角散發著濃鬱的香氣,岸邊的蟬在垂楊樹上鳴叫。景物依舊美好卻衹有那舊日的池塘,沒有遇到神女,到哪裡去夢遇楚襄王呢。珍貴的竹蓆對著傾斜的鴛鴦枕顯得冰冷,這次到來衹感到灰塵暗暗一片淒涼。想要靠著高高的欄杆排遣愁緒,可愁緒偏偏很長,那荷花上的水珠點綴著,就好似凝著汗的妝飾。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雨後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幽而略帶惆悵的氛圍。開頭通過“雨停荷芰逗濃香,岸邊蟬噪垂楊”的描寫,展現了雨後的甯靜與生機。“物華空有舊池塘”一句,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不逢仙子,何処夢襄王”則帶有一種浪漫的幻想和追尋。下闋著重描寫室內的淒涼景象,“珍簟對欹鴛枕冷”烘托出冷清之境。“欲憑危檻恨偏長”進一步強化了愁緒。結尾的“藕花珠綴,猶似汗凝妝”,以細膩的筆觸賦予荷花一種獨特的美感,使整個畫麪更爲生動。全詞情景交融,情感含蓄細膩。

閻選

閻選

五代時期後蜀的布衣,工小詞。與歐陽炯、鹿虔扆、毛平珪、韓成封被時人稱為「五鬼」,世傳有八首小詞被後蜀趙弘基收入《花間集》,《花間集》稱其「閻處士」。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