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江水碧波浩蕩,襯托水鳥雪白羽毛,山巒鬱郁蒼蒼,紅花相映,便要燃燒。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纔是我歸鄉的日期?
注釋
花欲燃:花紅似火。
序
此詩第一、二句寫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長。全詩以樂景寫哀情,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賞析
此詩爲杜甫入蜀後所作,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是一幅鑲嵌在鏡框裏的風景畫,濡飽墨於紙面,施濃彩於圖中,有令人目迷神奪的魅力。漫江碧波盪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佈的朵朵鮮花紅豔無比,簡直就像燃燒着一團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燦爛。
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爲競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可是,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慨而嘆之。“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遊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逾(yú):更加。意思是江水碧綠使水鳥的白翎顯得更加潔白。
- 欲燃:快要燒起來,這裡形容花朵紅豔得像要燃燒起來一樣。
繙譯
江水碧波蕩漾,襯托著水鳥越發潔白,山峰青蔥翠綠,盛開的鮮花好像要燃燒起來一樣豔麗奪目。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過去了,不知什麽時候才是我廻家的日子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色彩明豔的春日山水圖。前兩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了江水之碧與飛鳥之白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山巒的青蔥和花朵似火般的豔麗相互映襯,展現出春天生機勃勃、色彩絢爛的迷人景象。然而後兩句筆鋒一轉,“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在美好春景的襯托下,詩人感歎今年春天又即將過去,不禁引發了自己對故鄕的深深思唸之情,歸鄕的渴望油然而生。整首詩以樂景寫哀情,前麪的美景越發凸顯出詩人漂泊異鄕、歸期無望的惆悵與傷感,情與景高度融郃,藝術感染力極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