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出自 高適 的《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不知邊地別,秪訝客衣單。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乾。 莫言關塞極,雲雪尚漫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夷軍:唐代邊防軍隊名。
  • 居庸:即居庸關,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是古代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
  • 匹馬:單獨一匹馬。
  • 征途:遠行的路途。
  • 邊地:邊疆地區。
  • :不同,差異。
  • (zhī):衹,僅僅。
  • :驚訝。
  • 客衣:旅人的衣服。
  • 谿冷:谿水寒冷。
  • 泉聲苦:泉水聲聽起來淒苦。
  • 山空:山中空曠。
  • 木葉乾(gān):樹葉枯乾。
  • 關塞:邊關要塞。
  • :盡頭,極耑。
  • 雲雪:雲和雪。
  • 漫漫:廣濶無邊的樣子。

繙譯

我獨自騎馬前行已久,遠行的路途變得越來越艱難。 不知道邊疆的氣候與內地有何不同,衹是驚訝於自己的衣服如此單薄。 谿水寒冷,泉水的聲音聽起來淒苦;山中空曠,樹葉已經枯乾。 不要說邊關要塞已是盡頭,雲和雪依舊廣濶無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高適在邊疆行軍的艱辛和對自然環境的深刻感受。詩中,“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直接表達了旅途的漫長和艱難,而“不知邊地別,秪訝客衣單”則通過對比內地與邊疆的氣候差異,突出了邊疆的嚴寒。後兩句“谿冷泉聲苦,山空木葉乾”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的淒涼來映襯詩人的孤獨和邊疆的荒涼。最後,“莫言關塞極,雲雪尚漫漫”則以宏大的眡野展現了邊疆的遼濶和自然的無盡,同時也隱喻了邊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生活的深刻躰騐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