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
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
應爲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
紅英只稱生宮裏,翠葉那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臨風:迎風。
- 興嘆:發出感嘆。
- 芳意:指花的香氣和美麗。
- 潛消:悄悄消失。
- 價高:指牡丹因其美麗而價值高昂。
- 香甚:香氣非常濃郁。
- 蝶難親:蝴蝶難以親近,因爲香氣太濃。
- 紅英:紅色的花瓣。
- 稱:適合,配得上。
- 生宮裏:生長在皇宮中。
- 翠葉:綠色的葉子。
- 那堪:怎能忍受。
- 染路塵:被路上的塵土污染。
- 移根:移植。
- 上林苑:古代皇家園林。
- 王孫:貴族子弟。
- 買無因:沒有機會購買。
翻譯
迎風而立,我爲頻繁落下的花朵感嘆,花的美麗和香氣又悄悄地消失了一個春天。應該是因爲牡丹價值高昂,人們不敢問津,又因爲它的香氣太濃,蝴蝶也難以親近。紅色的花瓣只適合生長在皇宮中,綠色的葉子怎能忍受被路上的塵土污染。直到將它移植到上林苑,貴族子弟才後悔沒有機會購買。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牡丹的遭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對高貴品質的讚美。詩中,「臨風興嘆落花頻」一句,既描繪了牡丹凋零的景象,又抒發了詩人的哀思。後文通過對牡丹高昂的價值和濃郁的香氣的描寫,進一步突出了牡丹的高貴與獨特。最後,通過「移根上林苑」和「王孫方恨買無因」的對比,揭示了美好事物的難得與珍貴。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