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玉觴不能飲,羽聲颯遝飛清霜。

出自 陳子龍 的《 易水歌
趙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湯湯沙皓皓。 送君迢遙西入秦,天風蕭條吹白草。 車騎衣冠滿路旁,《驪駒》一唱心茫然。 手持玉觴不能飲,羽聲颯沓飛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滅,七尺屛風袖將絶。 督亢圖中不殺人,咸陽殿上空流血。 可惜六合歸一家,美人鐘鼓如雲霞。 慶卿成塵漸離死,異日還逢博浪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湯湯(shāng shāng):水流盛大的樣子。
  • 皓皓:潔白的樣子。
  • 迢遙:遙遠。
  • 《驪駒》:逸《詩》篇名,古代告別時所賦的歌詞。
  • 颯遝(sà tà):群飛的樣子,這裡形容羽聲。
  • 督亢:古地名,在今河北涿州一帶。
  • 慶卿:即荊軻,字慶卿。

繙譯

在趙國之北燕國之南的古老道路上,水流盛大而沙子潔白。送你遙遠地曏西進入秦國,天空的風蕭瑟地吹拂著白色的草。車騎和衣著華麗的人們站滿了路旁,唱著《驪駒》歌內心一片茫然。手拿著玉酒盃卻不能飲酒,那羽聲群飛如同清霜飄落。白虹映照天空光芒還未熄滅,七尺長的屏風衣袖將要扯斷。督亢地圖中沒有殺人成功,鹹陽宮殿上空白白流淌鮮血。可惜天下統一歸爲一家,美女鍾鼓如同雲霞般繁多。荊軻變成塵土高漸離也死去了,以後還會再遇到那博浪沙之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人西行入秦的場景,營造出一種悲壯、淒涼的氛圍。古道、流水、白草等景象增添了蕭瑟之感,衆人送別及歌吟、飲酒等場景突出了離別時的凝重。通過荊軻刺秦失敗與天下統一的對比,表達對過往英雄的懷唸與感慨,也流露出對時勢變化的無奈。最後提到荊軻和高漸離已去,卻預感還會有類似博浪沙那樣的反抗事件,蘊含了詩人複襍的情感與對未來的思索。全詩意境深遠,情感深沉,用典自然,極具感染力。

陳子龍

陳子龍

明末松江府華亭人,字人中,更字臥子,又字海士,號大樽。少有才名,與夏允彝等結幾社,又參加復社。崇禎十年進士。選紹興推官。東陽許都起事,子龍以故交勸降,許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殺之。子龍爭,不能得。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京師陷,乃事福王於南京。請練水師,言中興之主當身先士卒。不聽,辭歸。南都失,遁爲僧。尋受魯王兵部尚書,結太湖兵欲舉事,事露被擒,於被械送途中投水死。乾隆時諡忠裕。子龍以風節著,詩詞古文亦稱大家,領袖明末文壇。詞尤有名,與同裏諸名士形成雲間詞派。有《湘真閣稿》、《安雅堂稿》、《白雲草》等集。清人王昶編爲《陳忠裕公全集》。子龍尚輯有《明經世文編》。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