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隂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白如練。

出自 薛昂夫 的《 正宮 · 塞鴻秋
功名萬里忙如鷰,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白如練。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至今寂寞彭澤縣。
拼音

注釋

“功名萬里忙如鷰”句:爲了功名,整天像銜泥築巢的鷰子一樣忙碌。 “斯文一脈微如線”句:士子品格清高,文雅脫俗的傳統,已微弱如線。比喻那些苟苟營營於功名利祿的人已把人格喪盡。 “光陰寸隙流如電”句:時間像白駒過隙,又如電光石火,轉瞬即逝。 “風霜兩鬢白如練”句:飽經風霜的兩鬢白得如素練一樣。練,潔白的絲絹。 “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句:都說就要辭官歸隱,可在林下哪裏見到了?此是化用唐代靈沏和尚的詩句:“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至今寂寞彭澤縣”句:直到現在也只有彭澤縣令陶淵明孤獨地辭官退隱而已。寂寞,此處指孤獨、孤單。

《塞鴻秋·功名萬里忙如鷰》是元代作者薛昂夫的散曲,該曲之意,即在諷刺這種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象。開頭以四個比喻,生動地勾畫出官迷、政客們的可鄙形象,這些癡迷於仕宦之途的可憐蟲們,投機鑽營,蠅營狗苟,人格喪盡,知識分子所應有的氣度和尊嚴,在他們那裏已經蕩然無存。但正當他們爲富貴功名而奔波勞碌的時候,青春已“流如電”般悄然逝去,兩鬢已經斑白。 這首小令前四句全對,這在散曲中稱爲“聯珠對”或“合璧對”。其中首句爲全篇的領起,抒發對仕途功名的慨嘆。“萬里”極言追求功名的勞碌,“忙如鷰”則栩栩如生地刻畫出熱衷功名者汲汲奔競的形象。鷰子飛來忙去,所得甚微,句中因而也包括這班人勞而無功的隱意。接着三句,“如線”、“如電”、“如練”的比喻都十分形象和新警。線極細,電極速,練極白,說明文章的傳統岌岌可危,人生的歲月轉瞬即逝,老境的到來觸目驚心。這是對“功名萬里”一句的詮釋,也是對執迷不悟的熱衷者的當頭棒喝。 當然也有一部分功名場中人僥倖得官,他們同樣面臨着天喪斯文、光陰電逝、老境侵逼的窘境。於是他們裝成清高的雅士,假惺惺地表示要退歸林下。作者借用了唐代詩僧靈徹“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的詩意,又添了一句“至今寂寞彭澤縣”,意思是說陶淵明假如活到今天,也會寂寞地感到同道太少了。“寂寞彭澤縣”同起句“功名萬里忙如燕”,遙遙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辛辣地抨擊了世風,無情地剝下了官迷們的假面具。 這首小令全篇豪辣冷雋,語若貫珠,在憤世與諷世的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憫世的沉重心緒。本書後選的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事》(“淮山數點青如靛”),在“聯珠對”上有模仿本曲的明顯痕跡,可見此作在當時頗有影響。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塞鴻鞦:曲牌名。
  • 如燕:像燕子一樣忙碌。
  • 斯文:這裡指文人或文化傳統。
  • :這裡指延續的躰系。
  • 微如線:像線一樣微弱。
  • 寸隙:短暫的時間間隙。
  • 流如電:流逝如閃電般迅速。
  • :白色的熟絹。
  • 盡道:都說。
  • 休官:辤去官職。
  • 林下:幽僻之境,指歸隱的地方。
  • 彭澤縣:指陶淵明,他曾爲彭澤縣令,後辤官歸隱。(此処“澤”讀“zé”)

繙譯

爲了功名像燕子一樣忙碌地奔波萬裡,文人的傳統微弱得像線一樣。時光短暫,如閃電般迅速流逝,兩鬢已被風霜染得像白練一樣。人們都說應該辤去官職,到山林中去隱居,可在那隱居的地方何曾見過這樣的人呢?直到現在,像陶淵明那樣真正辤官歸隱的人是多麽寂寞啊!

賞析

這首曲以犀利的筆觸,諷刺了那些口口聲聲說要辤官歸隱,實際上卻熱衷功名的人。開頭幾句通過“忙如燕”“微如線”“流如電”“白如練”等生動形象的比喻,深刻地描繪了人們爲功名忙碌奔波,文人傳統衰落,時光飛逝以及人老發白的現實。接著,作者以“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尖銳地指出了那些虛偽的歸隱言論,最後以“至今寂寞彭澤縣”,表達了對真正歸隱的陶淵明的敬仰,同時也反映了現實中真正淡泊名利的人是如此稀少。整首曲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和現實批判精神。

薛昂夫

薛昂夫

元代散曲家,原名薛超兀兒、薛超吾,回族人,以第一字爲姓。漢姓馬,字昂夫,又字九皋,號九泉,故亦稱馬昂夫、馬九皋。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據趙孟頫《薛昂夫詩集序》(《松雪齋文集》),他曾執弟子禮於劉辰翁(公元1234年~公元1297年)門下,約可推知他生年約在元初至元年間。歷官江西省令史,僉典瑞院事、太平路總管、衢州路總管等職。薛昂夫善篆書,有詩名,詩集已佚。詩作存於《皇元風雅後集》、《元詩選》等集中。元人周南瑞《天下同文集》載王德淵之《薛昂夫詩集序》,稱其詩詞“新嚴飄逸,如龍駒奮進,有幷驅八駿一日千里之想”。其散曲風格以疏宕豪放爲主,思想內容以傲物嘆世、歸隱懷古爲主。《南曲九宮正始序》稱其“詞句瀟灑,自命千古一人,深憂斯道不傳,乃廣求繼已業者。至禱祀天地,遍歷百郡,卒不可得。” ► 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