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

出自 杜甫 的《 晝夢
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 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 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 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吏橫索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饒睡:多睡。
  • 昏昏然:形容精神恍惚、迷糊。
  • 夜短晝分眠:夜晚短,白天用來睡眠。
  • 桃花氣暖:桃花盛開,氣溫回暖。
  • 眼自醉:形容眼睛因睏倦而自然閉合。
  • 春渚:春天的水邊。
  • 夢相牽:夢境相連,指夢中的情景。
  • 荊棘底:荊棘叢生之下,形容荒涼。
  • 豺虎邊:豺狼和虎豹的旁邊,比喻危險。
  • 安得:如何能夠。
  • 務農:從事農業生產。
  • 息戰鬥:停止戰爭。
  • 普天:整個天下。
  • 橫索錢:橫徵暴斂,強行徵收錢財。

翻譯

二月裏我總是多睡,精神恍惚,不僅是因爲夜晚短暫,白天用來睡眠。 桃花盛開,氣溫回暖,睏倦的眼睛自然閉合,春日的水邊,太陽落下,夢境相連。 故鄉的門前小巷已是荊棘叢生,中原的君臣處在豺狼虎豹的危險之中。 如何能夠停止戰爭,讓百姓安心務農,整個天下不再有官吏橫徵暴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杜甫在春日多夢的心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對故鄉和國家的憂慮。詩中「桃花氣暖眼自醉」一句,既表達了春天的美好,也暗含了詩人因憂國憂民而感到的疲憊。後兩句則直接抒發了對戰亂和苛政的深切不滿,表達了對和平與安寧生活的渴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深刻內涵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