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

出自 溫庭筠 的《 嘲春風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 苒嫋轉鸞旗,萎蕤吹雉葆。 揚芳歷九門,澹盪入蘭蓀。 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別殿:指宮中的其他宮殿。
  • :豐富,充滿。
  • 苒嫋(rǎn niǎo):形容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 鸞旗:古代帝王儀仗中的旗幟。
  • 萎蕤(wěi ruí):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雉葆:古代儀仗中用雉尾裝飾的傘。
  • 揚芳:散發香氣。
  • 九門:指皇宮的九個門,這裏泛指宮殿。
  • 澹盪:形容風柔和地吹拂。
  • 蘭蓀:蘭草,這裏指宮中的香草。
  • 爭奈:怎奈,無奈。
  • 白團扇:古代宮女常用的扇子,這裏象徵宮女。

翻譯

春風在哪裏最美好?在那些充滿芳草的別殿中。 風輕輕地吹動着鸞旗,茂盛的草木間雉尾裝飾的傘被吹動。 春風帶着芳香穿越九重宮門,柔和地吹拂着宮中的蘭草。 無奈那白團扇,總是偷偷地得到主人的恩寵。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風爲引子,描繪了春風在宮殿中的美好景象。詩中「苒嫋轉鸞旗,萎蕤吹雉葆」生動地描繪了春風輕拂下宮廷儀仗的動態美,而「揚芳歷九門,澹盪入蘭蓀」則進一步以春風的香氣和柔和,象徵着宮廷的寧靜與和諧。結尾的「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則巧妙地通過宮女手中的白團扇,暗示了宮廷中宮女們對皇帝恩寵的渴望與無奈,增添了詩的深意和韻味。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