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瘦影,嫌明燭。
夢冷黃金屋,嘆秦箏、斜鴻陣裏,素弦塵撲。化作嬌鶯飛歸去,猶認紗窗舊綠。正過雨、荊桃如菽。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臺、涌起彈棋局。消瘦影,嫌明燭。
鴛樓碎瀉東西玉,問芳蹤、何時再展,翠釵難卜。待把宮眉橫雲樣,描上生綃畫幅,怕不是新來妝束。彩扇紅牙今都在,恨無人、解聽開元曲。空掩袖,倚寒竹。
拼音
譯文
夢中的黃金屋已然淒冷,可嘆秦箏上斜排的弦柱似雁陣飛行,潔白的箏弦蒙上了灰塵。她化作嬌鶯飛回去,還能辨認出紗窗舊日的綠色青痕。窗外正吹過細雨濛濛,櫻桃加紅豆圓潤晶瑩。這相思愁恨難以平靜,君可知情?它就像瓊玉棋枰,彈棋局起伏不定。孤燈相伴映出我消瘦的身影,總嫌那燭光太明。
鴛鴦樓上碰杯飲酒,玉杯碰碎美酒傾。試問她的芳蹤,何時再能相逢?實在難以嫌頭簪翠釵的麗影。欲把宮眉畫成纖雲式樣,生綃的畫幅描上她的秀容,只怕不是時興的新妝。歌舞的彩扇、牙板如今都在,只恨無人,能將大宋隆盛的樂曲聽懂。空虛地掩袖拭淚,獨倚着寂寞寒冷的翠竹!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雙調,一百六十字,前後段各十句,六仄韻。另有一百十五字、一百十七字諸體。
黃金屋:形容極其富貴奢華的生活環境。
秦箏:古秦地(今陝西一帶)的一種絃樂器。似瑟,傳爲秦蒙恬所造,故名。
斜鴻陣裏:箏柱斜列如雁陣。
素弦:素琴的弦。
荊桃:櫻桃。
菽(shū):豆的總稱。
彈棋局:彈棋,古博戲,此喻世事變幻如棋局。
鴛樓:即鴛鴦樓,爲樓殿名。
東西玉:據《詞統》:“山谷詩:‘佳人斗南北,美酒玉東西。’注:酒器也。玉東西亦指酒。
翠釵:翡翠釵。
橫雲:唐代婦女眉型之一。
生綃: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時多用以作畫,因亦以指畫卷。
紅牙:牙板,古樂器。
開元曲:盛唐時歌曲。
倚寒竹:杜甫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序
本詞借一位美人表達自己的亡國之恨,構思巧妙,辭意深曲。上片首句以“黃金屋”隱喻往日繁華,暗點女主人公的身份、經歷。佳人夢縈神往,備覺淒冷。素弦蒙塵,無心彈奏。神魂幻化爲嬌鶯,依然諳熟舊時綠窗。無奈冷雨瀟瀟、野果如豆棵,滿目荒涼,悵觸幽恨,“彈棋局”補足幽恨內容,感傷興亡不定。瘦影怕燭,足見愁思凝重,無限顧影自傷之意。
下片開頭句寫“酒瀉玉碎”,喻指往日芳華風流雲散,所思賞心樂事難以重溫。舊日倩影縱然繪出也不合時宜。末因“無人解聽開元曲”的失望,故唯有獨守孤寒,自持晚節而已。表達了遺老孤臣幽獨悲鬱的情懷。辭麗情哀,隱曲深微。失落、孤寂、傷亡國、思往日,無限複雜情緒,全借失時佳人寫出,耐人尋味。
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亡國之痛的詞,詞用筆極爲婉曲,意境幽深,極盡吞吐之妙。
“夢冷黃金屋”詞中描寫的對象乃是一位不凡的美人。“黃金屋”用陳阿嬌事。漢武帝年少時,長公主想把女兒阿嬌許給他,漢武帝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貝班固《漢武故事》在這裏作者借阿嬌來寫一位美人。詞人自己朝思暮想的人不僅是美人,還有故國。起句意謂美人夢魂牽繞的黃金屋已變得淒冷,實際上含有故宮淒涼之意。“嘆秦箏、斜鴻陣裏,素弦塵撲。”寫室內器物,見到自己曾經撫弄過的樂器已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不禁感慨萬千。故以一“嘆”字領起,化實景爲虛景。秦箏,弦柱斜列如飛雁成行的古箏。素弦,即絲絃。夢魂化鶯飛回金屋,還認得舊時的綠色紗窗,雨過,只見荊桃果實已長得如豆大。“化作嬌鶯飛歸去,猶認紗窗舊綠。正過雨、荊桃如菽。”令人心中升騰中懷舊惜春之感。“化作嬌鶯”夢魂化鶯,想象不凡。筆力奇幻,獨運匠心。金屋冷寂之境、秦箏塵撲之景,亦爲化作嬌鶯所見。逆入平出,特見波瀾。景物描寫,虛實交錯。
“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臺涌起彈棋局。”瓊臺,此處則指玉石所作的彈棋枰。彈棋局,其形狀中央隆起,周圍低平。李商隱詩稱爲“莫近彈棋局,中心最不平”(《無題》)、詞人在此以玉製之彈棋局形容心中難平之恨。“此恨難平”總結上面各種情事,積憤難抑,自然噴發。詞人由寫景到抒懷。“消瘦影,嫌明燭。”借寫消瘦的形象,表達一種悲涼的心境。借說“瘦影”,從而通過照出的反常心理曲折加以表露。
下片以“鴛鴦碎瀉東西玉。”起筆。以杯碎酒瀉比喻宋朝的覆亡。鴛樓,即鴛鴦樓,爲樓殿名。東西玉,酒器名。這句從寫和美人的分離,喻指和故國的永別。佳人已遠離,眷戀情仍深,詞人仍希望能重睹其舊日丰采。“問芳蹤、何時再展?”流露出自己重見佳人的熱切願望,但“翠釵難卜”佳人蹤跡何在?又表明這一願望的實現何其渺茫。
“待把宮眉橫雲樣,描上生綃畫幅。怕不是、新來裝束。”說自己準備把那容顏描繪在生綃畫幅上,想來還是宮人舊時的裝束吧。生綃,未經漂煮的絲織品,古人用以作畫。眉橫雲樣,指雙眉如同纖雲橫於額前。舊時的裝束代指故國的形象。與美人分離,希重會而又渺茫,只好託之丹青。通過這幾層描繪,把故國之思寫得力透紙背。“彩扇紅牙今都在”。彩扇紅牙(歌舞時用具),舊時之物俱在,已物是人非,自己聆聽盛世之音,百感交集,卻知音難覓。此時懷戀故國之人已越來越少只好獨自傷懷。作者的這種感嘆是對民族意識已經輕淡薄的情況而發的。然以“恨無人解聽開元曲”的詞語表達,曲筆抒懷也。開元曲,借唐開元盛世的歌曲,此處指宋朝盛時的音樂。“空掩袖,倚寒竹”,借竹的高風亮節表現自己堅貞不渝的品德。
這是一首具有典型婉約風格的作品。在“夢冷黃金屋”起筆,以幽獨傷情作結。表現了詞人深沉的故國之戀和不同凡俗的高尚志節。詞中借夢抒懷,使境界迷離。以美人爲靈魂化身,寫故國之思。詞人曲筆道出心中鬱積很久的塊壘,雖用詞較爲清麗婉約,但表情卻仍顯酣暢淋漓。
蔣捷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字勝欲,號竹山。先世爲宜興鉅族。宋度宗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進士。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遁跡不仕。家居竹山,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元成宗大德間,憲使臧夢解、陸義齋交章薦其才,卒不就,氣節爲時人所重。平生著述以義理、小學爲主,尤工詞,與周草窗、王碧山、張玉田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故國之思、山河之慟,詞風兼融豪放婉約,以悲凉清俊、蕭寥疏爽爲主,旣無辛派後勁粗放直率之病,亦無姜派末流刻削隱晦之失。詞調時有清新輕快之作,不似時人碧山、玉田詞一味低沉陰暗,尤以造語奇巧之作,於宋季詞壇獨標一格,卓然成家,下啓淸初陽羡詞派。淸劉融齋謂:「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練縝密,語多創獲。其志視梅溪較貞,視夢窗較清。劉文房爲『五言長城』 ,竹山其亦『長短句之長城』 歟!」有《竹山詞》(存詞九十餘首)、《小學詳斷》等著作傳世,其中《竹山詞》一巻,收入毛汲古《宋六十名家詞》本、《彊邨叢書》本, 又《竹山詞》二卷,收入渉園影宋元明詞續刊本。淸 嘉慶《增修宜興縣舊志·巻八》有傳。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