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玉樓春意在,不能騎馬度煙郊。

出自 溫庭筠 的《 寒食日作
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綵索平時牆婉娩,輕毬落處晚寥梢。 窗中草色妒雞卵,盤上芹泥憎燕巢。 自有玉樓春意在,不能騎馬度煙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古代風俗,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
  • 抱暖含芳:形容寒食日天氣溫暖,花草散發着香氣。
  • 紫袍:這裏可理解爲花朵的顏色如同紫色長袍一般豔麗。
  • 綵索:指鞦韆的繩子。
  • ****婉娩(wǎn miǎn):美好貌,形容鞦韆擺動時輕盈優美的樣子。
  • 輕毬:指蹴鞠,古代的一種球類運動。
  • 寥梢:稀疏的樣子。
  • 草色妒雞卵:草色翠綠,似乎在嫉妒雞卵的色澤。這裏以草色擬人化,極言草色之鮮綠。
  • 芹泥憎燕巢:燕子築巢用的芹泥,似乎遭到嫌棄。也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 玉樓:華麗的樓閣,常象徵美好生活或美好意境。

翻譯

小路旁紅花繁茂、綠葉濃郁,相互交織。溫暖的氣息包裹着芬芳,彷彿披上豔麗的紫袍。平日裏那掛着彩繩的鞦韆在牆邊輕盈地擺動,傍晚時分,蹴鞠飛過之處只剩下稀疏的景象。窗內青草的翠色好似在嫉妒剛孵出小雞的鮮嫩卵色,盤中的芹泥似乎也嫌棄那燕巢。這華麗的樓中本就處處透着春天的美好韻味,我也不必騎馬去郊外如煙的美景中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寒食節的景象。開篇兩句通過「紅深綠暗」的色彩描繪以及「抱暖含芳」的氛圍營造,勾勒出春日的生機勃勃與繁華豔麗 。中間兩聯分別從盪鞦韆和蹴鞠的動態場景,以及窗中草色、盤上芹泥這些細節描寫,捕捉了寒食節獨特的生活片段和自然情趣,運用擬人手法使得畫面富有情致。尾聯點明在玉樓之中已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意趣,不必出門尋覓春光,表達出一種悠然自適的心境,詩中既有對寒食節生活場景的生動刻畫,又蘊含着一種靜謐平和的情緒,展現出溫庭筠細膩的觀察和獨特的文字表現力,在描繪節日氛圍與生活情趣方面極具特色 。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