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棲:隱居。
- 地僻:地方偏僻。
- 經過:來訪。
- 老病:年老多病。
- 人扶:有人攙扶。
- 再拜:再次行禮,表示尊敬。
- 文章:文學作品。
- 驚海內:震驚全國。
- 漫勞:徒勞,白費。
- 車馬:指貴客。
- 江干:江邊。
- 竟日:整天。
- 淹留:停留。
- 佳客:尊貴的客人。
- 百年:一生。
- 粗糲:粗糧。
- 腐儒:自謙之詞,指自己。
- 供給:招待。
- 乘興:趁着興致。
- 藥欄:種藥的園子。
翻譯
我隱居的地方偏僻,很少有人來訪,年老多病,有人攙扶才能行禮,實在難以再次拜謝。 我哪裏有什麼文章能夠震驚全國,只是白白地讓貴客的車馬停在江邊。 整天留着尊貴的客人在此坐着,我這一生只能用粗糧來招待,真是自愧不如。 如果您不嫌棄野外沒有好的招待,那麼請您趁着興致再來看看我種的藥園吧。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杜甫對自己隱居生活的感慨和對來訪貴客的歉意。詩中,「幽棲地僻」和「老病人扶」描繪了杜甫的隱居環境和身體狀況,而「豈有文章驚海內」則是自謙之詞,表達了他對自己文學成就的謙遜態度。後兩句則展現了杜甫對客人的尊重和歉意,以及他樸素的生活方式。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的人格魅力和文學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