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慼別妻子,遲迴出門難。

出自 陳陶 的《 遊子吟
棲烏喜林曙,驚蓬傷歲闌。 關河三尺雪,何處是天山? 朔風無重衣,僕馬飢且寒。 慘慼別妻子,遲迴出門難。 男兒值休明,豈是長泥蟠。 何者爲木偶,何人侍金鑾。 鬱郁守貧賤,悠悠亦無端。 進不圖功名,退不處巖巒。 窮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 富貴苦不早,令人摧心肝。 誓期春之陽,一振摩霄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棲烏:棲息的烏鴉。
  • 驚蓬:蓬草遇風而驚飛,常比喻身世飄零。
  • 歲闌:歲暮,年末,一年將盡的時候 。
  • 關河:關山河川。
  • 朔風(shuò)風,北風。
  • 遲迴:徘徊,遲疑逗留。
  • 休明:美好清明。多指時運或社會。
  • 泥蟠:蟠(pán),盤曲而伏。喻處在困境。
  • 木偶:木頭雕刻的人像,這裏指沒有才能卻佔據高位的人。
  • 金鑾:金鑾殿,皇宮中的宮殿。這裏代指皇帝身邊。
  • 窮通:困厄與顯達。
  • 跳丸:跳動的彈丸,形容時間過得飛快。
  • 摩霄翰:翰(hàn),振翅高飛直上雲霄的鳥羽。比喻志向高遠。

翻譯

棲息的烏鴉迎來林間黎明而喜悅,我卻如飄飛的蓬草爲歲暮而哀傷。 關河之地鋪滿三尺厚的積雪,心中所念的天山又在何處遠方? 凜冽北風中沒有足夠厚的衣物,僕人和馬匹又餓又冷。 內心悽慘悲傷地告別妻子兒女,徘徊很久難以邁出家門。 男子漢遇上美好清明的時運,怎麼能長久困在困境? 究竟哪些人是無才卻居高位的木偶,又有何人能侍奉在皇帝身旁? 一直鬱悶地守着貧賤,心中悠悠然卻無端發愁。 進取難以謀取功名,退隱又不打算去山林。 困厄與顯達不知在何時到來,時光如跳動的彈丸飛逝。 富貴若不能早早實現,真讓人肝腸寸斷。 發誓期待着春日的陽光,能一展宏圖,振翅高飛衝向雲霄。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遊子複雜的心境。開篇用「棲烏」和「驚蓬」形成鮮明對比,飛鳥因黎明而喜,遊子卻因年末而悲,盡顯其漂泊無依的哀傷。對惡劣環境「關河三尺雪」「朔風無重衣」等描寫,不僅營造了寒冷困苦的氛圍,也暗示了遊子生活的艱難。

詩中關於人生志向和現實困境的思索也十分深刻。感慨時運雖好,自己卻難以出頭,質疑那些無才卻居高位者。「進不圖功名,退不處巖巒」精確地表達了他在進取與退隱之間的迷茫。時光飛逝、富貴難早至的感嘆,則進一步加深了他內心的焦慮和痛苦。

結尾發出「誓期春之陽,一振摩霄翰」的誓言,表現出詩人不甘於貧賤,渴望在未來能實現抱負、一展身手的決心 。整首詩感情真摯深沉,情境交融,展現了一位遊子在困境中掙扎尋求出路的心境和志向,反映了當時社會中人們面對理想與現實落差時的普遍心態。

陳陶

陳陶

陳陶,字嵩伯,自號三教布衣,嶺南人。詩人早年遊學長安,善天文曆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遊名山。唐宣宋大中時,隱居洪州西山,後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後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其《隴西行》四首之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把殘酷現實與少婦美夢交替在一起,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至今仍膾炙人口。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