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拔一根,猴不勝痛叫。

出自 三國邯鄲淳 的《 一毛不拔
一猴死,見冥王,求轉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須將毛盡拔去。”即喚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勝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拼音

譯文

一隻猴子死後見到了閻王,(向閻王)要求投胎做人。閻王說:“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將毛全部拔掉。”於是(閻王)就叫夜叉給猴子拔毛。剛剛纔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來。閻王笑道:“看你,連一根毛都捨不得拔,怎麼做人呢?”

注釋

既:既然 之:代指猴毛 方:才 勝:能忍受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冥王:迷信中稱地獄的統治者。
  • 夜叉:佛教傳說中一種惡鬼。

翻譯

一隻猴子死了,去見冥王,請求讓自己轉生成人。冥王說:「既然想要做人,就必須把身上的毛都拔掉。」隨即叫夜叉來拔毛。才拔了一根,猴子就忍受不了疼痛叫起來。冥王笑着說:「看你一根毛都捨不得拔,怎麼能做人呢?」

賞析

這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卻寓意深刻。它用猴子不願拔毛而不能做人的情節,形象地諷刺了那些極端吝嗇、自私,一點小利都不願捨棄的人。「一毛不拔」也成爲了形容這類人的經典詞彙,生動且具有表現力,強調了這類人對自身利益的緊緊守護,甚至到了不合理的程度。

邯鄲淳

邯鄲淳

三國魏潁川人,一名竺,字子叔。博學有才,又善《蒼》、《雅》蟲篆,許氏字指。漢獻帝初平中,客荊州,曹操召見,禮敬之。遣淳詣曹植,與曹植友善,屢稱其才。魏文帝立,以爲博士、給事中,作《投壺賦》奏之。工書法,諸體皆能,善作小字。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