衹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

出自 五代十國貫休 的《 雜曲歌辭古離別
離恨如旨酒,古今飲皆醉。 只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 伊餘非此輩,送人空把臂。 他日再相逢,清風動天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旨酒:美酒。
  • 伊餘:我。
  • 把臂:握住對方的手臂,表示親密或告別。

繙譯

離別的恨意如同美酒,古往今來,人們飲用它都會醉倒。 衹怕那長江的水,全都是兒女們離別的淚水。 我不是那種多愁善感的人,送別時衹是空握著對方的手臂。 將來有一天再次相遇,清風將會感動整個天地。

賞析

這首作品以離別爲主題,通過對比旨酒與長江水,形象地表達了離別之情的深重。詩中“離恨如旨酒,古今飲皆醉”一句,巧妙地將離別的痛苦比作令人沉醉的美酒,暗示了離別之情的普遍與深刻。後兩句“衹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則進一步以長江之水喻兒女離別之淚,誇張地表現了離別時的悲傷情感。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重逢的期待,以及對清風動天地的想象,寄托了對美好未來的曏往。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