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此詩首二句提及呂蒙營、劉備城,都是古蹟,第五句“灑落君臣契”抒發君臣遇合之感,全詩也有借古蹟以詠懷的內容,與《詠懷古蹟》詩相近。前兩句是在描述遺蹟,三四句在描述時景,後述懷古之意。
賞析
《杜臆》:《名勝志》云:“縣北二十五里有呂蒙城,即蒙所屯兵者。後漢建安年,左將軍劉備居此,時號‘左公’。以左公所安,故云‘公安’。五、六,一謂劉,一謂呂。
《義門讀書記》:“寒天催日短”二句,先含“維舟”,曲折變化。“灑落君臣契”二句,承上:“風”“雲”二字,忽然接下。
《杜詩詳註》:先主得公安,使關羽守之。……孫劉之戰爭,始自公安;漢業之不振,亦撓於公安。公至其地,故弔古而有慨。
《繭齋詩談》:八句通用錯對,一二呼五六,三四呼七八。此法本妙,卻不易學,扭捏太甚,便支離不通。“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到此地適會此景,故陡接不覺其隔。
《唐宋詩醇》:黃生曰:章法最整。
《唐詩別裁》:“灑落”二字,形得君臣歡如魚水意思出。結鬆。
《讀杜心解》:上言古,下言懷也。言佔處接景,言懷處接情,章法相配。……“君臣”謂劉,“戰伐”謂呂,指出當年氣誼功名來,正是懷處。結云“一含情”,爲此也。其間夾入“維舟”句,黃生謂以“前浦”二字綰住前半者,是也。
《葚原詩說》:作懷古詩,必切時地。杜甫《公安縣懷古》中聯云:“灑落君臣契,飛騰戰伐名。”簡而能該,真史筆也。
《唐宋詩舉要》:吳曰:後半精彩飛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無特別難以理解的詞語。
翻譯
原野空曠那是呂蒙的營地,江水深沉此處有劉備的城池。寒冷的天氣催促白晝變得短暫,狂風波浪與那雲朵齊平。豪邁灑脫的是君臣間的契合,飛騰建立起征戰攻伐的聲名。系舟停靠在前面的水浦邊,仰天長嘯一聲飽含着情懷。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路過公安縣時所作的懷古詩。首聯描繪了呂蒙營和劉備城的景象,展示出此地的歷史底蘊。頷聯通過對寒天和風浪的描寫,渲染出一種蕭索的氛圍。頸聯則讚譽了君臣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在戰爭中建立的功名。尾聯「維舟倚前浦,長嘯一含情」,表達了詩人面對古蹟時的感慨和情思。整首詩意境蒼茫,感情深沉,既有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緬懷,又有詩人自己的感慨與情思,體現了杜甫沉鬱頓挫的詩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