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燒燭、雁門高處。

出自 屈大均 的《 長亭怨慢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雲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淒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幷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長亭怨慢:長亭,古代建築物名,怨慢,怨恨別人的懶惰。 燒燭:點燃蠟燭。 雁門:地名,古代邊關要塞。 積雪封城:城市被積雪覆蓋。 凍雲迷路:寒冷的雲霧使人迷失方向。 香煤:燃燒的煤炭。 紫貂:珍貴的貂皮。 望鄉愁:思念家鄉而感到憂傷。 壚頭:古代指城門口。 駝乳:駝峯上的乳房。

翻譯

在長亭上,我怨恨着別人的懶惰。點燃蠟燭,遠眺雁門高處。城市被積雪覆蓋,寒冷的雲霧使人迷失方向。燃燒的煤炭不斷增加,紫貂皮衣相互依偎,夜深時交談。寒冷如此刺骨,難以與你相處,淒涼的情感。一片思鄉之情,喝不醉,站在城門口。無處可去,詢問長城的舊主,只見武靈的墓地。沙土飛揚如箭,亂穿草叢,草地上有狐狸和兔子。又怎能讓口北關南的事情再次發生,讓幷州的門戶再次緊閉。暫且不要悲傷於沙場,整理好秦國的弓箭,歸去吧。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在長亭上怨恨別人的懶惰,思念家鄉的情感。通過描寫冰雪封城、夜深人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現實的不滿。整體氛圍淒涼而深沉,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