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衣能再拂,不畏素塵蕪。

出自 李白 的《 魯東門觀刈蒲
魯國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揮鐮若轉月,拂水生連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貴龍鬚。 織作玉牀蓆,欣承清夜娛。 羅衣能再拂,不畏素塵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ì):割。
  • 渚蒲:水生植物,即蒲草。
  • :鐮刀。
  • 連珠:比喻水滴連續不斷的樣子。
  • 龍鬚:一種珍貴的草,這裏比喻珍貴但不一定實用的東西。
  • 玉牀蓆:用蒲草編織的席子,形容其精美如玉。
  • 素塵:灰塵。
  • :雜草叢生。

翻譯

魯國的冬天來得早,初霜時節人們就開始割水邊的蒲草。揮動鐮刀如同轉動月亮,拂過水麪激起一串串水珠。這種草最爲珍貴,何必非要珍視那些龍鬚草呢?用它編織成如玉般精美的牀蓆,夜晚使用讓人感到清新愉悅。輕盈的羅衣可以再次拂去塵埃,不怕灰塵和雜草的侵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魯國早冬時節人們收割蒲草的情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蒲草的實用價值和美感。詩中「揮鐮若轉月,拂水生連珠」形象地描繪了收割蒲草的動作和場景,而「此草最可珍,何必貴龍鬚」則表達了詩人對實用之物的珍視。最後兩句「羅衣能再拂,不畏素塵蕪」則進一步以蒲草編織的牀蓆爲喻,表達了其清潔耐用、不受塵埃侵擾的特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讚美。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