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

出自 李白 的《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神農好長生,風俗久已成。 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 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 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並。 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 鬆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 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 終願惠金液,提攜凌太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神農: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這裏指代追求長生不老的理想。
  • 紫陽客:指紫陽先生,即詩中的人物,一位道教修煉者。
  • 丹臺:道教中指煉丹的地方,也象徵着修煉成仙的境界。
  • 喘息餐妙氣:形容紫陽先生修煉時呼吸深長,吸納天地間的精氣。
  • 步虛吟真聲:指紫陽先生在修煉時吟唱道教的真言或歌曲,步虛指行走虛空,象徵修煉的高深境界。
  • 元化:指宇宙自然的化育變化。
  • 玉京:道教中指天帝的居所,象徵着仙境。
  • 笙歌樂:指世俗的娛樂活動。
  • 軒冕情:指對權勢和地位的追求。
  • 金液:道教中指煉製的長生不老藥。
  • 太清:道教中指最高的天界,也代表修煉成仙的最終境界。

翻譯

神農追求長生不老,這種風俗早已形成。 聽說紫陽先生,早已在丹臺留下了名字。 他呼吸着天地間的精氣,吟唱着道教的真言, 他的道與古代仙人相合,心靈與宇宙自然的變化並存。 他的樓閣彷彿出自蓬萊仙島,鶴兒似乎飛向了天帝的居所。 窗外松樹上的雪在晨光中閃耀,池水在階下清澈見底。 他偶爾沉醉於世俗的娛樂,卻有些忘卻了對權勢的追求。 最終,他希望能得到長生不老的金液,帶着我一同飛昇至最高的仙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紫陽先生追求長生不老的道教修煉生活,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修煉者超脫塵世、嚮往仙境的精神追求。詩中「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等句,以浪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仙境圖景,表達了詩人對道教修煉生活的嚮往和對長生不老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李白詩歌中一貫的豪放與超脫。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