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

出自 劉眘虛 的《 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 暝色況復久,秋聲亦何長。 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 寒笛對京口,故人在襄陽。 詠思勞今夕,江漢遙相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劉眘(shèn)虛:唐代詩人。

翻譯

樹葉紛紛飄下,東南方的天空有日光照着煙和霜。山林與山峯在傍晚時分相互映襯,天空和大海一片青蒼之色。暮色的情形又持續很久,秋天的聲音也是多麼悠長啊。一條孤單的船伴隨着微弱的月光,獨自在夜裏還身處越地他鄉。寒峭的笛聲對着京口,老朋友在襄陽。吟詠思念辛苦於今晚,長江和漢水遙遙相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暮秋時節揚子江上的景色以及詩人對友人孟浩然的思念之情。詩中以木葉飄落點明季節,展現出一種蕭瑟之感。「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生動地勾勒出傍晚時山林與天空大海的畫面,意境開闊又略帶哀愁。「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進一步烘托出詩人的孤獨與羈旅之思。寒笛之聲更添淒涼氛圍,遙想遠方的友人,思念之情愈發濃烈。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寫和情感的真摯抒發,體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劉眘虛

開元二十一年(733)進士,調洛陽尉,遷夏縣令。性高逸,不慕榮利,交遊多山僧道侶。曾擬在廬山卜宅隱居,未成。早年逝世。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