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裘斷縫棄牆角,豈念晏歲多繁霜。

出自 黃庭堅 的《 秋懷二首其一
秋陰細細壓茅堂,吟蟲啾啾昨夜涼。 雨開芭蕉新閒舊,風撼篔簹宮應商。 砧聲已急不可緩,檐景既短難爲長。 狐裘斷縫棄牆角,豈念晏歲多繁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啾啾(jiū jiū):形容蟲的鳴叫聲。
  • 閒(jiān):同「間」,夾雜。
  • 篔簹(yún dāng):一種皮薄、節長而竿高的竹子。
  • :中國古代五音之一。

翻譯

秋天的陰霾細細地籠罩着茅草屋堂,昨晚秋蟲啾啾叫着讓人感覺有了涼意。雨水打溼了芭蕉新葉夾雜着舊葉,風聲撼動着篔簹竹子其聲如同宮音應和着商音。搗衣的聲音已經急促不能再緩了,屋檐的影子既然短了就難以變長。狐皮裘有了斷縫被丟棄在牆角,哪裏還顧念年終歲末有很多繁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日景象,通過對秋陰、吟蟲、芭蕉、篔簹、砧聲、檐景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蕭瑟、清寂的氛圍。首聯點明瞭秋季的陰沉和涼意,讓人感受到一種靜謐。頷聯寫芭蕉和篔簹在風雨中的形態和聲音,增添了自然的生動。頸聯中砧聲之急暗示了人們生活的忙碌,而檐景之短則表現出時光的匆匆。尾聯通過棄置狐裘的細節,透露出一種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和無奈。全詩情景交融,細膩地傳達出詩人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