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掩不須垂鐵鎖,客來聊復共藜牀。

出自 朱熹 的《 次韻雪後書事二首
滿山殘雪對虛堂,想似當年輞口莊。 門掩不須垂鐵鎖,客來聊復共藜牀。 故人聞道歌圍暖,妙語空傳醉墨香。 莫爲姬姜厭憔悴,論文把酒話偏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輞(wǎng)口莊:王維在輞川的別墅。

翻譯

滿山的殘雪對着空曠的堂屋,想象好似當年王維的輞口莊。門掩着不需要垂下鐵鎖,客人來了姑且一起坐在藜牀上。老朋友聽說那邊歌宴溫暖,美妙的話語徒然傳來醉酒墨汁的香氣。不要因爲姬妾和愛妻厭倦憔悴,談論詩文舉着酒杯話語就會格外冗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雪後景象以及與友人相關的情境。詩人通過「滿山殘雪對虛堂」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冷清的氛圍,以輞口莊作比,增添幾分詩意與典雅。「門掩不須垂鐵鎖」顯示出屋主人的隨性與淡然。後面提到故人那邊的熱鬧場景與傳來的隻言片語,形成對比。最後表達不要因爲身邊人的狀態而忽略了與友人論文把酒的樂趣。整首詩在雪景的襯托下,展現出詩人對生活和友情的獨特感悟,以及一種超脫的心境。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