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謁金門: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重頭四十五字,仄韻。又名“醉花春”、“出塞”、“空相憶”、“花自落”、“垂楊碧”等。 ②“如夢”句:柳絮飛空,茫茫如夢,人間衆生亦各自在夢境裏。
斷腸:形容傷心之至。痛致腸斷,典出《搜神記》:“人殺猿子,猿母悲啼死,破其腸,腸皆斷裂。”
消魂:悲哀情,亦作“銷魂”,語出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佈局矣。”
“斜陽”句:用辛棄疾“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句意。
賞析
施紹莘是個隱逸之士,但較少明末山人氣。他的詞曲中每多冷眼看世態的意蘊,生際明末,哀傷情常在心底。這闋小令從題面看是“傷春”,就詞心言則是傷時。上片冷峻,寫出危頹之世,迷惘如夢,而“牆裏”人依舊“笑語”如常。不知是麻木,還是醉生夢死的荒唐。下片將視線收斂內觀自照,“無計”是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悲苦永遠屬於清醒人,這又是一種難解之謎。“萬種消魂”只能化爲詩句,實也就是“國家不幸詩家幸”。然而此種“幸”,彷彿是天公的特定懲處。用斷腸之苦換取若干文字,能說不是大不幸。此詞警策之句首在“如夢一庭空絮”,將醉者以及醒而“無計”者全溶進了夢遊般的境界。那種時代的悲劇性的深刻,由此悽婉情韻中畢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謁金門:古代詩人施紹莘的作品名。
- 牆裡鞦千:古代一種遊戯設施,用繩索懸掛在牆上,坐在上麪蕩鞦千。
- 撩亂:擾亂、攪亂。
- 斷腸:形容極度傷感、悲傷。
- 消魂:使人心神不甯,心魂不甯。
繙譯
春天即將離去,就像一場空夢,院子裡衹賸下幾片飄落的羢絮。牆裡傳來鞦千搖動時人們歡笑的聲音,花瓣在風中飛舞撩亂。無法找到任何方法畱住春天,衹能用傷感的詩句來懷唸。我將我的無盡悲傷寄托在各種各樣的事物上,斜陽下的樹在天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即將離去的場景,通過描寫院子裡的景象和人們的歡笑聲,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畱戀和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內心深処的孤獨和傷感。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讓人感受到嵗月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