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雲行。
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月峽:即四川巴縣的明月峽。峽上石壁有孔,形如滿月,故稱。
- 錦江:岷江流經成都的一段河流,也稱「府內河」。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延續不絕的樣子。
- 巴山:泛指四川境內的山。
- 搖曳:形容東西在風中輕輕擺動的樣子。
- 渚宮:春秋時楚國的別宮,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縣。
翻譯
春水從月峽而來,我乘舟遠望,視野無邊。 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江水依舊如錦江般絢爛。 江水綠而明亮,廣闊無垠,與天際相接。 蜿蜒的巴山逐漸消失,楚地的雲彩輕輕搖曳。 雪光照亮了聚集的沙雁,花間飛出了山谷的黃鶯。 芳香的小島轉向,碧綠的樹木茂密地迎接着。 目光流轉於傍晚的江煙,揚帆起航,海上的月亮升起。 江陵的遠處燈火閃爍,應該已經到達了渚宮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江上行舟的壯麗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江水的綠意盎然、山川的連綿起伏以及天空的遼闊無垠。詩中「春水月峽來」開篇,即以壯闊的江景引入,隨後通過對桃花、江色、巴山、楚雲等自然元素的描繪,構建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江圖。末句「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則巧妙地融入了旅途的期待與歸宿感,使整首詩不僅是對自然美景的讚美,也蘊含了對旅途終點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