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情人雙雙共進果橙。破橙的刀具光潔,像清水那樣澄澈;盛橙子的盤子明淨,果蔬新鮮。美人端莊高雅,用她的纖纖細手親自爲心上人般破新橙。女子對男子的一片溫情,男子怎能不知呢?室內,華美的帳幔輕輕低垂,嫋嫋的爐香讓室內瀰漫着暖融融的氣息,彼此之間的柔情蜜意也似乎融化在這溫馨的氣息中了。他們相對而坐,男子陶醉在女子的笙曲中。
夜深了,男子起身向與女子告別,女子低聲問他:你現在哪裏入宿呢?現在已經是三更時分了,外面寒風凜冽、路滑霜寒,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別走了吧。
注釋
少年遊:詞牌名。此調始見於晏殊《珠玉詞》,因詞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以爲名。又名「少年遊令」「小闌干」「玉臘梅枝」。《樂章集》《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清真集》分入「黃鐘」「商調」。各家句讀亦多出入。此詞五十一字,前後闋各兩平韻。
並(bīng)刀:幷州(今山西太原一帶)所產之刀,即幷州剪,以鋒利著名。並,幷州。
如水:光潔似水,形容剪刀的鋒利。
吳鹽:吳地所出產的潔白細鹽。
纖手:一作“纖指”。
錦幄(wò):錦制的帷幄。亦泛指華美的帳幕。
獸煙:一作「獸香」,獸形香爐中冒出的香菸。
向誰行宿:到哪裏去住宿。誰行,一作「誰邊」,誰那裏。
直是:只是、就是。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女子特有口吻惟妙惟肖的刻畫,曲折深微的寫出對象的細微心理狀態,追述作者自己在秦樓楚館中的經歷,大有呼之欲出之概。
上闋以男方的視角寫美人的熱情待客,抒發對女子情投意合的情感。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這是富於暗示力的特寫鏡頭。出現在觀衆眼前的,僅僅是并刀、吳鹽兩件簡單的道具和女子一雙纖手的微細動作,可那女子刻意討好對方的隱微心理,已經爲觀衆所覺察了。
「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室內是暖烘烘的幃幕,刻着獸頭的香爐輕輕升起沉水的香菸。只有兩個人相對坐着,女的正調弄着手裏的笙,試試它的音響;男的顯然也是精通音樂的,他從女的手中接過笙來,也試吹了幾聲,評論它的音色的音量,再請女的吹奏一支曲子。
這裏也僅僅用了三句話,而室內的氣氛,兩個人的情態,彼此的關係,男和女的身分,已經讓人們看得清清楚楚了。
下闋以敘事的方式來抒情,改用女方的口吻來傳情,有層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動的幽微,人物形象的刻畫和生活細節的描寫更是十分細膩逼真。
「低聲問」一句直貫篇末。誰問?未明點。爲何問?也未說明。
「向誰行宿?」的文化自知是男子的告辭引起。寫來空靈含蓄,挽留的意思全用「問」話出之,更有味。只說深夜「城上已三更」,路難「馬滑霜濃」,「直是少人行。」只說「不如休去」,表情措語,分寸掌握極好。
詞結束在「問」上,結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長。無限情景,都自先手破橙人口中說出,更不別作一語。意思幽微,篇章奇妙。
詞中所寫的男女之情,意態纏綿,恰到好處,可謂「傅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不沾半點惡俗氣昧;又能語工意新。這種寫生的技巧,用在散文方面已經不易着筆,用在詩詞方面就更不容易了。單從技巧看,周邦彥實在是此中高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幷刀:竝州産的刀,以鋒利著稱。“幷”同“竝”。
- 行宿:過夜。
繙譯
那竝州的刀鋒利如水,吳地所産的鹽潔白似雪,女子纖細的手剝開新産的橙子。錦綉的帷帳裡剛剛溫煖起來,獸形香爐中菸霧不斷,兩人相對著坐著調試笙琯。女子低聲地問:今晚你到哪裡去住宿?城上已經報三更了。路滑霜濃,不如不要走了,實在是很少有行人了。
賞析
這首詞描寫了一對情人在夜間溫馨相処的場景。開篇就展現出精致的畫麪,竝州的刀、吳地的鹽,以及女子破橙的動作,鋪墊出一種溫柔的氛圍。接下來描寫室內的溫馨環境。下闋重點在於女子的輕聲詢問和挽畱,“曏誰行宿?”躰現了她的關懷與不捨,“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則透露出對男子的躰貼。整首詞語言婉約、細膩,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情感和場景,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