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

出自 当代毛澤東 的《 賀新郎 · 讀史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爲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蹻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拼音

所属合集

#懷古

譯文

與猿拱手作別進化到了原始社會人類猶如呱呱墜地,再經過磨石爲工具的石器時代人類進入了少兒時期。爐中火焰翻滾,那是青銅時代,也經過了幾千個春夏秋冬。縱觀歷史,也如人這一生多半憂愁少開懷。盡是征戰殺伐弓箭疆場。這大好河山哪一處沒有戰爭沒有流血。 一部歷史讀罷,我已滿頭白髮,我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暮年。回顧起來不過是那些同樣的事情一再發生,什麼王侯將相功名利祿,有多少人爲其白首執迷。那些所謂的英雄人物難道是真風流?我看不盡然。盜跖、莊蹻、陳勝、吳廣這些敢於揭竿而起挑戰統治者的權威的人,那纔是真豪傑。

注釋

石頭磨過:把石頭磨成石器。石器時代是人類的「小兒時節」。 銅鐵爐中翻火焰:指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青銅器和鐵器都要用爐火來冶煉和翻鑄。 不過幾千寒熱:這裏作六字句,是此調的一體。趙樸初提出,照詞律,這裏一般是七字句,當作「不過是幾千寒熱」,可能寫漏一個字。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只經過幾千年,和石器時代經過幾十萬年不同,說明人類的進化越來越快。 「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句:前句用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句:「塵世難逢開口笑」。全句指人類過去的歷史充滿了各種苦難和戰爭。北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 五帝三皇神聖事:傳說中國上古有三皇五帝,具體說法不一,總之都被認爲是最高尚最有才能的神聖人物。 盜跖(zhí):跖被古代統治階級污衊爲「盜」,後來襲稱盜跖,春秋時人。 莊蹻(jué):戰國時人。當時被壓迫階級的起義領袖。《荀子·不苟》稱盜跖「名聲若日月」。同書《議兵》稱楚國在垂沙一戰(公元前301年)被齊、韓、魏三國打敗,將領唐蔑被殺,「莊蹻起,楚分而爲三四」。 流譽:流傳名譽。 陳王: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他進佔陳縣(今河南淮陽縣),稱王。 揮黃鉞(yuè):揮動飾以黃金的大斧。《史記·周本紀》曾說周武王用黃鉞斬商紂。 「盜跖莊屩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句:概括中國幾千年歷史上被壓迫人民的武裝鬥爭。

詩人寫的這首《賀新郎·讀史》就是自己一生讀書,尤其是讀中國歷史書的藝術性的總結,充滿詩情畫意及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這首詩從人類誕生一直寫到社會主義,縱貫幾百萬年的歷史,而着墨僅僅一百一十五個字,的確是氣象恢宏,古今罕見。

賞析

此詞風格豪放、氣象雄渾,更復莊而不板、諧而不謔,其歷史跨度,縱貫古今,對人類社會的全部歷史發展進程予以槪括描繪幷深刻評彈,寫得博大宏闊,卻又似在詼諧談笑間,隱寓著智者的卓識、仁者的義憤、勇者的信念。 上闋説出人類剛誕生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刻。表面寫輕鬆,衹是人與猿作了一箇揖就從此分道揚鑣了一般。「揖別」用得極爲形象,而富有諧趣,「人猿」卻顯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遙遠的歷史感,漫長的人類的「蒙昧時代」,人類發展最早的階段——石器時代。成長過程中的兒童時代。一箇「磨」字讓人頓生漫長而遙遠之感,而「小兒時節」讓人感到詩人對人類的把握是那麽大氣又那麽親切,這一句有居高臨下之槪,也有往事如煙之嘆。 第四、五、六句,詩人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了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銅鐵爐中翻火焰」一句寫得旣形象又濃縮,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靑銅之光的象徵意義寫出來了,人類隨著銅與鐵步入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但若要問這一具體時間,卻不易猜得确切,不過也就是幾千年的春夏秋冬。 「人世難逢開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中一句:「塵世難逢開口笑」。但詩人在這裏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歡喜少悲傷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愛少),此句中注入了革命與階級鬬爭的含意,詩人在《丢掉幻想,準備鬬爭》一文中所指出的:「階級鬬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面對如此嚴峻的鬬爭,人生當然難逢開口笑了。而且還不僅僅是「難逢開口笑」;還要在人生的戰場上一決生死,劍拔弩張,這是指具體的生死存亡的階級鬬爭,是指革命是暴動,革命是「一箇階級推翻另一箇階級的暴烈的行動。」自然會有犧牲,會有鮮血。人類的歷史充滿了血腥與殘殺,在此喟嘆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鮮血衹能不斷喚起革命者的鬬爭,革命者面對鮮血豈能笑得出聲來。 下闋用一句「一篇讀罷頭飛雪」就藝術性地濃縮了詩人自己一生讀歷史書的情形。詩人從少年到老年一直潛心讀史,不知不覺一下就滿頭靑絲變白雪了。這句詩也透露了詩人對人生、對歷史的感慨,眞是人生易老,一刹那靑春即逝,轉眼就是暮年。 衹記得些斑斑點點,那也不過是幾行陳年舊事而已,「五帝三皇」的神聖偉業,多少人世間匆匆的過客。到底有幾人風流人物?詩人雖用的問句,但意思卻是所謂正統史書上所贊譽的風流人物都是僞風流人物。詩人的眼中,眞正的風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謂歷史斥駡的人物,如盜跖、莊蹻、陳勝,這些農民起義的領袖,纔是創造歷史的眞正動力,他們揭竿而起,反抗剝削階級,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後二句,詩人沉浸在吟詠歷史的情景中,歌聲意猶未竟。詩人終於撥開歷史的迷霧,剔除了僞英雄,找到了眞英雄時,不覺已是東方曙色初露了。「東方白」一句,有二層意思,一是指詩人吟詠此詩直到天亮,猶如李賀《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詩中一句:「吟詩一夜東方白」。二是喩指中國革命的勝利,爲歷史譜寫了新篇章,猶如旭日東昇,勢必光華萬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揖別:拱手分別。
  • 寒熱:這裡指一年。寒,指鼕天;熱,指夏天。
  • 盜蹠(zhí):春鞦末年奴隸起義的領袖。
  • 莊蹻(qiāo):戰國時楚國的起義領袖。
  • 黃鉞(yuè):以黃金爲飾的斧。

繙譯

人與猿拱手作別進化到了原始社會人類猶如緩慢成長的孩子。再經過幾個石器打磨的時代人類進入了青銅鉄器時代。銅鉄爐裡火焰繙滾,那什麽時候才可以猜透這變幻莫測的世界?不過也就幾千年的時光過去了。人生本來就難得開口一笑,上戰場彼此爭鬭衹彎弓射箭。戰爭使得鮮血流遍了郊原。

讀完一部歷史書不覺已滿頭白發,衹記得那些點點滴滴的幾行陳年舊事。那些所謂的五帝三皇的神聖事跡,欺騙了無數過往的匆匆行人。但有多少稱得上是風流人物。盜蹠莊蹻起義名垂千古,更有那陳勝吳廣奮起揮起了黃金鉞。歌聲還未停歇,東方已經天亮。

賞析

這首詞風格豪放、意境深遠。上闋詩人從人類的起源寫起,描繪了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伴隨著爭鬭和流血,展現出了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和厚重感。下闋指出所謂的神聖歷史往事不過是個騙侷,真正值得銘記的是那些敢於反抗、敢於鬭爭的人物,如盜蹠、莊蹻、陳勝等。最後“歌未竟,東方白”既暗示了時間的流逝,也讓人感受到一種新的希望和開耑即將到來。整首詞躰現了毛澤東對人類歷史的深刻洞察和獨特見解,他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歷史,強調人民群衆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

毛澤東

毛澤東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爲毛澤東思想。毛澤東被視爲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將他評爲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 1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