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首“夢中作”,前二句寫的與《猛憶》的意思相近,但表達得更直遂,更遒勁,體現了詩人人到中年,雖功業未就而其志彌堅的雄心。“叱起”二句:清代女詩人王采薇有“四山花影下如潮”的詩句,這兩句由此脫胎而出,意思是說,自己要像“叱起簾底月”一樣,喚醒沉睡的國人,讓覺醒奮起的人像月下的花影如潮涌現。海紅:大紅色。這二句色澤穠麗,境界雄奇,詩人藉助於“海紅簾底月”和“花影怒於潮”的鮮明形象,表達了他志在喚醒國人,扭轉乾坤,重造天地的“六九童心”。“簾底月”竟然可以“叱起”,“花影下如潮”,一“怒”字,一“叱”一“怒”,筆力千鈞,色彩濃重,鮮明地表現了詩人變革世界的偉大氣魄、堅定信念和強烈願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華發:花白的頭發。
- 飄蕭:飄動、瀟灑。
繙譯
我頭發已花白,黃金一般的嵗月也已飄然而去,可我這六九之齡仍有顆童心未泯。大聲呵斥喚起在紅色簾子底下的月亮,四周花叢的影子好像憤怒的潮水一般。
賞析
這首詩短小精悍而富有意趣。詩中描繪了詩人盡琯已至暮年,華發漸生,但心中的童心依然未減,凸顯其非凡的精神氣質。“叱起海紅簾底月”一句,充滿奇思妙想,生動而富有動態感,倣彿那月亮都能被吆喝起來。最後“四廂花影怒於潮”更是以新奇的想象,將花影比作怒潮,展現出一種蓬勃熱烈的意境,讓整首詩極具感染力和獨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