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竹下忘言:《晉書·山濤傳》:“(山濤)與嵇康、呂安善,後與阮籍,便爲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
忘言:彼此心領神會,無需言語,就已默契。
紫茶:紫筍茶,唐代著名的貢茶,產於浙江長興顧渚山和江蘇宜興的接壤處。
羽客:道士。
塵心:心爲世俗事務所牽累,謂之塵心。佛教以色、聲、香、味、觸、法爲六塵。
片影:一片樹影。
序
唐代飲茶風氣日熾,上自權貴,下至百姓,皆崇尚茶當酒。茶宴的正式記載見於中唐,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錢起,曾與趙莒一塊辦茶宴,地點選在竹林,但不像“竹林七賢”那樣狂飲,而是以茶代酒,所以能聚首暢談,洗淨塵心,在蟬鳴聲中談到夕陽西下。錢起爲記此盛事,寫下這一首《與趙莒茶宴》詩。
全詩採用白描的手法,寫作者與趙莒在翠竹下之下舉行茶宴,一道飲紫筍茶,並一致認爲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還好。飲過之後,已渾然忘我,自我感覺脫離塵世,紅塵雜念全無,一心清靜了無痕。俗念雖全消,茶興卻更濃,直到夕陽西下才盡興而散。
詩裏描繪的是一幅雅境啜茗圖,除了令人神往的竹林外,詩人還以蟬爲意象,使全詩所烘托的閒雅志趣愈加強烈。蟬與竹一樣是古人用以象徵峻潔高志的意象之一,蟬與竹、鬆等自然之物構成的自然意境是許多文人窮其一生追求的目標,人們試圖在自然山水的幽靜清雅中拂去心靈的塵土,捨棄一切塵世的浮華,與清風明月、浮雲流水、靜野幽林相伴,求得心靈的淨化與昇華。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羽客:道士的別稱。
翻譯
在竹林下默默相對而忘掉了言語,盡情享用着紫色的茶,這種快樂完全超過了道士喝流霞酒的快樂。洗淨了塵世的煩惱心思,但興致卻難以窮盡,在那一棵樹下,傳來陣陣蟬聲,樹影也在斜陽下傾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高雅閒適的茶宴場景。詩中以「竹下忘言對紫茶」營造出寧靜而清幽的氛圍,與友人共飲紫茶之樂甚至超過了道士的「醉流霞」,突出了其美妙。「塵心洗盡」體現出茶飲帶來的心靈淨化,「興難盡」則表達出興致的濃厚持久。最後以「一樹蟬聲片影斜」的意境作爲襯托,在動態與靜態之間,更增添了一種詩意的美感,使整個畫面生動而富有情趣。全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表現了詩人對這種閒雅生活的喜愛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