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出自 無名氏 的《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
拼音

譯文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河中漫遊,今天是什麼日子啊與王子同舟。 深蒙錯愛啊不以我鄙陋爲恥,心緒紛亂不止啊能結識王子。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

注釋

搴(qiān)舟:猶言盪舟。搴,拔。 被(pi):同「披」,覆蓋。 不訾(zī):同“不貲”,意爲不計量,不計較。 詬(gòu)恥:恥辱。 幾(jī):同「機」。 王子:此處指公子黑肱(?~公元前529年),字子皙,春秋時期楚國的王子,父親楚共王。 悅:一作「說」。 君不知:一作「知不知」。

《越人歌》和楚國的其他民間詩歌一起成爲《楚辭》的藝術源頭,是中國最早的翻譯作品,體現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諧共處的狀況,表達了對跨越階級的愛情的抒歌。 起首兩句「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舟」,當從《北堂書鈔·卷一〇六》引作「洲」。「搴舟中流」即在河中蕩舟之意。這是記事,記敍了這天晚上蕩舟河中,又有幸能與王子同舟這樣一件事。在這裏,詩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來已經是很明确的時間槪念,還要重複追問「今夕何夕」、「今日何日」,這表明詩人內心的激動無比,意緒已不復平靜有序而變得紊亂無序,難以控抑。 進入詩的中間兩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顯地由相對平易轉爲比較艱澀了。這是詩人在非常感情化的敍事完畢之後轉入了理性地對自己的心情進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絶兮得知王子」,是説我十分慚愧承蒙王子您的錯愛,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緒蕩漾。 最後兩句是詩人在非常情感化的敍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後的情感抒發,此時的詩人已經將激動紊亂的意緒梳平,因此這種情感抒發十分藝術化,用字平易而意蘊深長,餘韻裊裊。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搴(qiān):拔取。
  • 訾(zǐ):衡量,計量。這裡指計較。
  • 詬(gòu)恥:恥辱。

繙譯

今晚是怎樣的夜晚啊,我在河中漫遊。 今天是什麽日子啊,能夠與王子同船泛舟。 承矇王子看得起啊,不因爲我出身微賤而嫌棄我。 心緒紛亂不止啊,因爲能夠結識王子。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樹枝, 我心裡喜歡你啊你卻不知。

賞析

這首《越人歌》是中國文學史上較早的明確歌頌戀情的詩歌。 詩的前四句,通過主人公對時間的疑問和對與王子同舟之事的描述,表現出她內心的驚喜和激動。她爲能得到王子的青睞而感到榮幸,盡琯自己身份低微,但王子竝不計較,這種情感讓她心緒難平。後兩句以山木和枝的關系,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對王子的愛慕之情,然而對方卻竝不知道,一種暗戀的苦澁和無奈油然而生。 整首詩語言簡潔,情感真摯,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生動地展現了越女對愛情的渴望和內心的糾結。

無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