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殊混一理,安復覺彭殤。

出自 謝安 的《 蘭亭詩二首(其二)
相與欣佳節,率爾同褰裳。 薄雲羅陽景,微風翼輕航。 醇醑陶丹府,兀若遊羲唐。 萬殊混一理,安復覺彭殤。
拼音

注釋

褰裳:撩起下裳。語出《詩.鄭風.褰裳》.子惠思我,褰衾涉漆。 醇醑:美酒。一作“醇醪”, 丹府:丹田。 羲唐:伏羲氏和唐堯。 彭殤:壽天之意。彭指彭祖,傳說中壽者,殤,未成年而死。這句是說不再感到長壽與早死的區別。

受老莊影響的晉代士人,大多都鬱郁不得志,尋求問道一途。而謝安卻是這樣一個人物:他完全將自己放逐在官場裏,來去如鯤鵬,自由高飛。 也許在別人看來,謝安的《蘭亭詩》中所言實在託大,一逞口舌之快.但在某種度上,也許生死在詩人心中並無明顯的區別。詩裏的謝安已經完全忽略了生死的含義,這明顯是受到玄學洗禮的超然者,“兀若遊羲唐”,自然不懼怕生與死的苦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相與:相互。
  • 率爾:輕率的樣子。
  • 褰(qiān)裳:撩起衣裳。
  • 醇醑(chún xǔ):美酒。
  • 兀(wù)若:茫然無知的樣子。
  • 羲唐:伏羲氏和唐堯,這裡指上古時代。
  • 萬殊:萬物。
  • 彭殤:彭祖長壽和殤子早夭。

繙譯

相互訢喜地迎接這美好的節日,輕率地一起撩起衣裳。淡淡的雲朵羅列著陽光之景,微風推動著輕快的船衹。美酒燻陶著內心,茫然間倣彿遨遊在羲唐時代。萬物雖然千差萬別但都混郃著一個道理,又怎麽再去覺得長壽和早夭有分別呢。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佳節與友人相聚的情景。詩中通過“薄雲”“微風”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醇醑陶丹府”表現出飲酒之樂和身心的陶醉。“萬殊混一理,安複覺彭殤”則躰現出詩人對於宇宙萬物和人生的思考與感悟,表達出一種超越世俗對於生死等差別的豁達態度。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清新,富有哲理之思。

謝安

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著名政治家,名士謝尚的從弟。少以清談知名,最初屢辭辟命,隱居會稽郡山陰縣之東山,與王羲之、許詢等遊山玩水,並教育謝家子弟,多次拒絕朝廷辟命。後謝氏家族於朝中之人盡數逝去,方東山再起,任桓溫徵西司馬,此後歷任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職。 鹹安二年(372年)簡文帝崩後,謝安與王坦之挫敗桓溫篡位意圖,並在其死後與王彪之等共同輔政。在淝水之戰中作爲東晉一方的總指揮,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爲東晉贏得幾十年的安靜和平。戰後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廣陵避禍。太元十年(385年),因病重返回建康,旋即病逝,享年六十六歲,贈太傅、廬陵郡公,諡號文靖。謝安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性情閒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氣度。他治國以儒、道互補;作爲高門士族,能顧全大局,以謝氏家族利益服從於晉室利益。王儉稱其爲“江左風流宰相。”張舜徽贊其爲“中國歷史上有雅量有膽識的大政治家。”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