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茂密青草使我想起遊子,柳畔的高樓上憑欄凝望,杜鵑啼聲哀切令人神傷。眼看着又到了黃昏時分,雨打梨花深閉門。
注釋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樣子。
王孫:這裏指遊子,行人。
杜宇:卽杜鵑鳥,鳴聲淒厲,好象在勸説行人「不如歸去」。
序
這首詞寫的是一箇古老的主題:春愁閨怨。主要是寫景,通過寫景傳達出一種傷春懷人的意緒,那一份杏渺深微的情思是通過景色的轉換而逐步加深的。開頭展示的是一種開闊的傷心碧色: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極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閨中人的心也輕颺到天盡頭了。「柳外」句點明思婦身居高樓之地,神馳柳外之遙,一箇「空」字點染出思婦極度勞神遠望而不見王孫歸返的失落和她孤獨寂寞,失魂落魄的空虛。「杜宇」句藉杜鵑啼叫,以聲傳情。「雨打」句承杜宇,黃昏而下,寫思婦怕聞杜鵑悲啼,怕見黃昏暮景,遂逼出「深閉門」的特定行爲:藏於深閨,將杜鵑悲啼、黃昏暮景關在門外,正見其相思凄楚之難堪。讀這首詞,應當是回味大於思索,聯想重於分析,這樣可以得到比幾句詞的字面意義更多的東西。
賞析
李重元的《憶王孫》是一首描繪閨中少婦思念丈夫的「閨情」詞。
詞的首句「萋萋芳草憶王孫」是化用劉安《招隱士》賦中的「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之語,寫出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時節,點明了時間、季節。
「柳外樓高空斷魂」謂登上高樓,憑窗遠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現在眼前,衹是仍不見丈夫身影,不覺悲從中來,益覺傷悲。「杜宇聲聲不忍聞」言杜鵑鳴聲凄厲,更能引起思念親人的悲凄之情。「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時將黃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傷情離緒更進一層。少婦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隨凄風厲雨,更加魂消腸斷。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關掩門戶,不再見人。給人以無窮遐思,悲苦難以盡言。
全詩一句一層渲染,層層推進,直至最後「深閉門」打住,大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感。讀來令人為之心慟。
小令如絶句,易成而難工,最重神韻。此詞利用傳統意象,將芳草、煙柳、杜鵑、春雨、梨花諸物與所抒離恨別緒結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遠而韻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