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佔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
拼音
譯文
花開的時候像雪,凋謝的時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確是絕無僅有。散發出來的清香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從骨子裏飄蕩出來的,清香透徹。
佔盡了從小溪吹來的輕風,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紅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慚得減損了自己的容顏。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終究另有一種非其他媚俗之花可與之相比的情致。
注釋
鹽角兒:詞牌名。王灼《碧雞漫志》:「鹽角兒,《嘉桔雜誌》雲:『梅聖俞說,始教坊家人市鹽,於紙角中得一曲譜,翻之,遂以名。』令雙調《鹽角兒》令是也。歐陽永叔嘗制詞。』
亳(bó)社:指亳州(今安徽亳縣)祭祀土地神的社廟。另義,亳社,即殷社。古時建國必先立社,殷建都亳,故稱亳社,故址在今河南商丘。
開時似雪:盧照鄰《梅花落》:「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謝時似雪:杜審言《大酺》:「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花中奇絶:花中奇物而絶無僅有。
骨中香徹:梅花的香氣是從骨子裏透出來的。徹,透。宋魏了翁《次韻蘇和甫雨後觀梅》:「疏影照人騷夢冷,清香徹骨醉痕鎖。」
堪羞損、山桃如血:可以使那紅得似血的山桃花羞慚而減損自己的容顏。堪,可以,能夠。損,煞。很的意思。
直饒更、疏疏淡淡:即使枝葉花朵再疏淡。從然,即使。
終有一般情別:終究另有一種情致(非其他媚俗之花可比)。
序
此詞詠梅。上闋先贊梅之品格始終如一,再贊梅香徹骨。直是賦體,吐露無餘。下闋贊梅之風姿,「佔溪風,留溪月」勾勒出一幅溪月梅韻圖。上闋寫梅花色香,用重句而略更數字,兩聯似對非對,遣詞靈動。下闋以山桃作比,更托出梅花高潔標格。詞人亦寄託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賞析
作者通過對梅花的色、香、形的描寫,讚美梅花的骨中香徹與別有情致。
上闋寫梅花如雪的顏色與透骨的清香。「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絶」三句集中筆墨,用重複疊句而略更數字的方法極寫梅花顏色的奇絶。突出了梅花顏色的與衆不同。「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三句與前三句運用了相同的表現手法,寫出了梅花與衆不同的另一個方面——香,告訴人們,梅花的清香不是從花蕊散發出來的,也不是從花萼散發出來的,而是從骨子裏透出來的,突出描寫了梅花的香徹透骨的特點。與「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絶」聯繫起來看,上下兩聯似對非對,遣詞靈動,看似無意,實則工於運筆。
下闋寫以山桃作比襯,刻畫梅花神韻和品格。「佔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運用對比的手法,以山桃花襯托梅花非凡的神韻。梅花非但獨佔了小溪的輕風和明月,還將那鮮豔無比的紅紅的山桃花羞怯慚愧得減損了幾分顏色,可見梅花的氣質和神韻的超凡脫俗。「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寫梅花的另一大特點,縱然枝葉花影稀疏,清香淡淡,最終還是別有一番媚俗之花所不能與之媲美的超凡情致,枝疏有疏落橫斜籬落之韻,香淡有清香淡雅之美,這便是梅花高潔的品格。
在這首詠梅詞中,詞人寫的是梅花的非凡的神韻和高潔的品格,實際也是自己所向往的人格的寫照,詞人在梅花的高潔的品格中寄託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