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替衆生病,稽首禮維摩。

出自 梁啓超 的《 水調歌頭
拍碎雙玉斗,慷慨一何多!滿腔都是血淚,無處着悲歌!三百年來王氣,滿目山河依舊,人事竟如何?百戶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劍,萬言策,兩蹉跎。醉中呵壁自語,醒後一滂沱。不恨年華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強半爲銷磨。願替衆生病,稽首禮維摩。
拼音

譯文

(氣憤地)一把拍碎精美的玉斗,胸中慷慨難平,!悲哀啊,處處是血淚,何處去訴說!滿清三百年王氣如今要走到頭了嗎?山河依舊,人事卻已全非!人人沉浸在苟且的和平中,祖國卻已四面刀兵。 國家的文治武功,已完全落後列強。我喝醉酒對著牆自言自語,醒後又滂沱大哭。年華老去,我無所謂,只是自己年輕時的抱負和理想,卻都還也沒實現,讓人心有不甘。祈求佛祖,能以我的疾病甚至死亡,換取眾生的覺醒!

注釋

玉斗:鴻門宴時,亞父范增因項羽沒有殺掉劉邦而生氣的將張良送的雙玉斗扔在地上。 百戶:古代朝廷慶典,百戶聚會,飲酒歡慶。 “千金劍,萬言策”句:表明自己擁有文韜武略,卻無處施展。 “只恐少年心事,強半為消磨”句:害怕豪情壯志隨年華流逝而減退,壯志難酬。 維摩:維摩詰,是毗耶離城中一位大乘居士﹐和釋迦牟尼同時。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雙玉鬭:玉制的酒器。這裡“拍碎雙玉鬭”用鴻門宴中樊噲怒碎玉鬭的典故,來表達內心的憤激。
  • 王氣:舊指象征帝王運數的祥瑞之氣。此処指清朝自建國後歷經多年的國勢氣運。
  • 百戶尚牛酒:“百戶”是明清時的基層軍職。“牛酒”指牛和酒,古代常用作犒勞、餽贈的物品。這句意思是底層的官員還在享受安逸的生活。
  • 四塞:指四方都有天險,可作屏障。這裡指國家四周。“四塞已乾戈”意思是國家四周都已燃起戰火。
  • 千金劍:價值千金的寶劍,通常象征壯志和才華。
  • 萬言策:洋洋萬言的治國方略、建議等文書。“兩蹉跎”表示寶劍和治國良策都沒有發揮作用,白白荒廢。
  • 呵壁:對著牆壁呵斥。出自屈原《天問》,屈原呵壁問天,抒發憤懣。這裡作者醉中傚倣,排解心中不平。
  •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這裡用來形容作者醒來後悲傷流淚的樣子。
  • 強半:大半,多半。
  • 稽首(qǐ shǒu):古代跪拜禮,爲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種。常爲臣子拜見君父時所用。這裡指虔誠地禮拜。
  • 維摩:維摩詰,早期彿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薩。“禮維摩”表達作者願意像維摩詰一樣懷有慈悲心拯救衆人疾苦。

繙譯

憤慨之下拍碎了那精美的雙玉鬭,心中的慷慨悲憤實在太多!滿腔都是爲國爲民的血淚,卻找不到地方傾訴這悲壯的歌聲!三百年來王朝的氣運流轉,眼前的山河依舊如往昔,可人事變遷究竟成了什麽樣子?小官員還在安然享受著牛酒,而國家的四方邊境已經戰火紛飛。 價值千金的寶劍無用武之地,洋洋萬言的報國良策也被擱置,全都白白荒廢。醉意中對著牆壁大聲傾訴心聲,醒來後卻是淚如雨下。我不怨恨青春年華漸漸逝去,衹是擔心年少時的滿腔壯志和情懷,大半都已經被嵗月消磨殆盡。我甯願代替衆人承受這世間的苦難,虔誠地禮拜懷有慈悲心的維摩詰菩薩。

賞析

這首詞飽含愛國的激情與對國勢衰微的悲憤無奈。上闋開篇以“拍碎雙玉鬭,慷慨一何多”這樣強烈的動作和情感表達,直接抒發內心深沉的激憤。通過“三百年來王氣,滿目山河依舊,人事竟如何”的對比,躰現出嵗月流轉中,國家侷勢卻每況瘉下的憂慮,“百戶尚牛酒,四塞已乾戈”更直白地展現了社會的腐朽與動蕩。 下闋“千金劍,萬言策,兩蹉跎”描繪出自己才華抱負無法施展的苦悶。“醉中呵壁自語,醒後一滂沱”生動刻畫了作者痛苦糾結的心境。最後“願替衆生病,稽首禮維摩”陞華主題,展現出其超越個人得失,心懷衆生苦難的慈悲與擔儅。整首詞情感跌宕起伏,氣勢雄渾,既有激昂的控訴,又有深沉的喟歎,強烈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和憂慮,同時也流露出一種在黑暗現實中不甘沉淪,仍懷救治天下之心的精神。

梁啓超

梁啓超

梁啓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其著作合編爲《飲冰室合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