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闌歸去行人遠,折不盡長亭柳。
記年時、人人何處,長亭曾共杯酒。酒闌歸去行人遠,折不盡長亭柳。漸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後。青條似舊,問江北江南,離愁如我,還更有人否。
留不住,強把蔬盤瀹韭。行舟又報潮候。風急岸花飛盡也,一曲啼紅滿袖。春波皺。青草外、人間此恨年年有。留連握手。數人世相逢,百年歡笑,能得幾回又。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瀹:浸漬,煮。
韭:多年生植物,可供蔬食。
潮候:潮信。
賞析
此詞抒寫憶別與懷人之情。前闋着意寫離亭送別。把酒送君,長亭折柳,離愁如我,更有何人!後闋寫留君不住,舟行漸遠。人世相逢,能有幾度!令人不勝感慨。通篇情辭悽婉,餘韻悠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記年時:回憶過去的時光。
- 人人何處:指昔日的朋友們如今身在何方。
- 長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來送別。
- 闌:將盡,此處指酒宴接近尾聲。
- 折不盡:形容柳樹多,無法折斷。
- 白首:頭髮變白,象徵歲月流逝。
- 清明後:清明時節之後,春意漸濃,也是傳統上掃墓和思親的時候。
- 江北江南:泛指南北地區,代表異地。
- 離愁:離別之苦。
- 瀹(yuè):煮熟的意思,此處指烹調蔬菜。
- 潮候:潮汐的變化,暗示時間的流轉。
- 啼紅:指落花,花瓣顏色鮮豔如同女子哭泣時的眼淚。
- 皺:形容水面因風吹或波浪而起的皺紋。
- 青草外:指遠離人煙的地方。
- 人間此恨:指世間無盡的離別與思念之情。
- 留連:依依不捨,不願離去。
- 數人世相逢:數數一生中能有多少次這樣的相聚。
- 百年歡笑:指短暫的人生中難得的快樂時刻。
翻譯
回憶起當年,我們每個人都身在何方?曾在長亭邊共飲一杯。酒宴結束後,看着行人的背影漸行漸遠,那長長的柳樹彷彿都折不斷我們的離別之情。如今我們都已白髮蒼蒼,本想借酒送別,卻又趕上清明之後的春意正濃。那青翠的柳枝依舊如昔,我詢問南北兩岸,離別的愁緒是否像我這般深重,還有誰能夠體會?
挽留不住時光,只能勉強用蔬菜和韭菜烹飪一餐。又傳來潮水漲落的消息。風急了,岸邊的花朵都被吹落,只留下一袖的紅花飄零。春水泛起漣漪,青草之外的人間,這種離別的痛苦年復一年。每一次的依依不捨,每一次的握手言別,數數一生中能有多少次這樣的相聚,有多少歡笑能在百年人生中留存?
賞析
這首詞以回憶起年少時的相聚與分別爲主題,通過描繪長亭送別、酒宴消逝、春色悽迷等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友情難再的深深感慨。詞中的「折不盡長亭柳」形象地展示了離別時的不捨與無盡的思念;「人間此恨年年有」則揭示了離別之苦是永恆的主題。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寄託了自己對人生的思索,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相聚時光的珍視。整首詞情感真摯,語言優美,讀來引人共鳴。

何夢桂
何夢桂 ,字巖叟,別號潛齋,諡號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縣文昌鎮文昌村)。約宋度宗鹹淳中前後[1] 在世。自幼從學於名師夏訥齋先生,深受教益。鹹淳元年(1265年)省試第一,舉進士,廷試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進士。宋度宗得知何夢桂與黃蛻、方逢辰同堂就讀於石峽書院,故御書“一門登兩第,百里足三元”的聯句相贈。夢桂初爲台州軍判官,歷官太常博士,鹹淳十年(1274年)任監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築室富昌(後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薦,授江西儒學提舉,屢召不赴。著書自娛,終老家中。學者稱之爲“潛齋先生”。夢桂精於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諸書,其《潛齋文集》11卷,收入《四庫全書》,《四庫總目》並傳於世。現何家家譜百字歌爲文建公所編。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