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

出自 南北朝謝靈運 的《 過始寧墅
束髮懷耿介,逐物遂推遷。 違志似如昨,二紀及茲年。 淄磷謝清曠,疲苶慚貞堅。 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 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 山行窮登頓,水涉盡洄㳂。 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 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 葺宇臨回江,築觀基曾巔。 揮手告鄉曲,三載期歸旋。 且爲樹枌檟,無令孤願言。
拼音

譯文

我童年就懷抱耿介之志,但因追求名利移易改變。 違志出仕似乎如在昨天,實際上至今已二十多年。 變黑變薄愧對清曠列祖,疲倦不堪只怪意志不堅。 既笨拙又有病兩相依附,卻使我乘便利回到故園。 朝廷委任我去遠守海濱,彎航線繞點路經過此間。 走山路無不是上上下下,依水行也盡是曲曲彎彎。 山險峻嶺重疊密密層層,洲縈繞渚相連連綿不斷。 白雲擁抱着高聳的巨石,綠竹倒映於清清的水漣。 房子建造在逆折的江畔,臺榭修築在高高的山巔。 揮手告別我親愛的鄉鄰,三年期滿後將歸隱故山。 暫且栽種些白榆和楸樹,莫讓辜負我歸隱的志願。

注釋

始寧:今浙江紹興市上虞區南部及嵊州市北部,縣署駐地在嵊州市三界鎮,現尙存始寧鐘鼓樓。謝靈運之祖晉車騎將軍謝玄所建。 始寧墅:謝靈運家的莊園。在始寧縣(今浙江上虞縣東南),一名西莊。 束髮:古人童年時束髮爲飾,這裏指童年。 懷耿介:抱有守正不阿的節操。 逐物:指追求世俗名利之事。 推遷:變化移易,即未能守住耿介節操。 違志:違背耿介之志。 二紀:十二年爲一紀,二紀即二十四年。 及茲年:到今年。 緇(zī)磷:語出《論語·陽貨》:「不日堅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淄。」緇,黑色;磷,薄。此喩意志不堅貞。 謝:慚愧。 清曠:指清曠之人。 疲苶(nié):困憊。 拙:指不善於做官,不會逢迎。 疾:疾病。 相倚薄:相互依附。 靜者:化用《老子》「歸根日靜,是謂復命」之意,説明得便歸故園。 剖竹:古代以竹爲符信,剖而爲二,命官時分一半與之,一半畱中央。故剖竹爲委任官職的意思。 守滄海:時謝靈運被任爲永嘉太守,永嘉郡臨海,故曰守滄海。 枉帆:彎一下帆船的航綫,即繞點路之意。 舊山:猶故居,指始寧墅。 窮:盡。 登頓:指上山下山。 洄(huí)㳂:逆流而上日洄,順流而下日沿。 稠疊:密密層層。 洲:水中大塊陸地。 縈:旋繞。 渚(zhǔ):水中小塊陸地。 筱(xiǎo):細竹。漣:風吹起的細微波紋。 葺(qì):修治。 觀:臺榭。 曾巓:高山頂上。曾,同「層」。 告:告別。 鄉曲:鄉鄰。 「三載期旋歸」句:古代地方官大都以三年爲一任,所以説隔三年以後回來。 樹:種植。 枌檟(fénjiǎ):白楡樹和楸樹,可做棺木。 孤:辜負。 願言:指上面所説歸隱的話。

這首詩中抒發了詩人在理想與現實衝突中的困惑不平,描繪了始寧別墅的秀麗風光,表達了詩人任滿還山隱遁故園的願望。全詩描寫細膩,精緻入微,典雅清新,纖穠綺麗。

賞析

全詩分三箇層次,「束髮」句至「還得靜者便」是第一層,反復剴陳自己的心志。「剖竹」句至「築觀基曾巓」是正寫過舊宅,理舊居。「揮手」以下四句表明一旦任滿,將隱遁故山的願望。 從元興年間(西元四〇二年-西元四〇四年)初仕至遭貶作詩時(西元四二二年),謝靈運由弱冠少年而將近不惑,這將近「二紀」(一紀十二年,此舉成數而言)的歲月,是人生中風華正茂的時期。而對「自謂才能宜參權要」(《宋書本傳》)的詩人來説,卻偏偏獨多坎坷。劉裕勢力日盛,對晉室功臣的謝家來説本已是一箇厄運,偏偏他在變幻不測的政治風雲中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站錯了隊」。他先從劉裕的政敵劉毅爲記室參軍,結果劉毅被誅,靈運的叔父兼導師謝混也以首逆而同時及禍,他本人雖幸免難,但已難獲信任,劉宋代晉後,盡管他早已名高當時,但衹是被帝王視作文學侍臣。劉裕病篤,繼嗣之爭頓起,他瞅準了二皇子劉義眞,誰知又錯了;少帝即位,義眞被擠到歷陽,好友顔延之出放始安,他則外貶永嘉。二十年如花歲月蹉跎而過,無窮感慨遂因故宅的觸發,衝涌而出,遂發爲詩中首八句的感慨。他反復陳説自己少懷耿介堅貞之志,誤入官場,實有違於初志而沾染了塵垢,這當然是有感於先祖高栖遠禍的明智而言的;但是因爲實際上這二十年是他功業追就的失敗,靑雲之志的摧折,所以他所説的「清曠」,就不能像乃祖功成身退時的志滿意得,平和恬寧。從詩中所説二十年前初仕景狀恍如昨日之中;從他用漢代名臣汲黯戇直拙於爲宦而多挫折之典中,不難看出他那「清曠」之下的幽憤。所謂「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表面説的是拙宦與疾病給了自己歸根復命,靜居山墅,以遂初志的便利;而實際上卻是這位「靜者」內心不平的微妙流露。這種有激於先祖勛業與素德而以清曠出之的幽憤,是全詩一以貫之的意脈,它流注於第二層次的景物描寫中,最後停蓄爲第三層次那敬告鄉親,三載任滿後將還山歸隱的誓願。這箇誓願發得很毒,預想歸隱,而竟説到了要死後歸葬,誓願越重,正愈見出其心中的怨憤之深。 全詩最可注目處有二:一是記遊寫景,前人都摘評「白雲」「綠筱」一聯的幽美,因謂謝詩多秀句而少全篇,其實不然。這二句之所以爲佳,更重要的原因倒是在全景所顯示出來的象中之意。詩人帆滄海,過舊山,山行曲折,水涉沿洄,歷經重重疊疊的山巖峭壁與連綿縈環的水中洲渚,眞所謂是重重掩抑,步步曲屈。正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際,而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出現了一派嶄新的明麗景象;潔白的雲絮抱護著嚮空壁立的幽峭山巖,而山下清波漣漪,翠綠的蔓藤臨岸裊娜,似少女的靑絲,照鏡自媚。這景象清麗中有著一種孤高之氣,正滲透著詩人經歷仕途風霜,企望故宅一憩心境,也正體現著他負才自傲,孤芳自賞的性格特徵。論者常雲陶詩景中有人,謝詩景中無人,其實又不然,細味謝詩,無一不有其人格在,衹是陶詩景淡意顯,謝詩則語麗情晦。劉勰《文心雕龍》拈出「隱秀」一詞狀六朝詩風,其源頭正在謝靈運。 詩的又一佳處是結構,全詩以大段議論抒清曠幽憤之思起,氣勢鼓蕩,復潛注於精美絶倫的景物描寫中,最後又由隱而顯,發爲誓願,由顯而隱之間,先以「剖竹」二句倒插,由議論挽入記遊,復因美景而起營葺舊居之想,扣題「過始寧墅」,自然道入歸隱舊山之誓。由此兩處頓挫,遂使一氣貫注中得曲屈沉健之致,而免輕滑剽急之弊。如果將杜少陵《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言》,《北征》諸巨篇與此詩對讀,就可發現,老杜之體,其實軔於謝靈運。《昭昧詹言》拈出,謝杜韓(昌黎)黃(山谷)爲一脈相承,洵非虛言。 這首詩對於謝靈運來説,是仕途上的不幸,但是卻是他詩歌創作生涯中的大幸,盡管此詩尙帶有傳統的行旅詩的成分;但是已明顯可見中國山水詩的序幕至此眞正揭開了。而且這箇序幕,揭得甚佳,一開始就與陶淵明的田園詩,表示了完全不同的箇性特色。這衹要讀一下淵明題材相近的《歸園田居》之一,就可見無論抒情寫景,結構用筆,都是大不相同的。不過序幕總是序幕,《過始寧墅》在謝詩中,其組織尙較單純、意氣也較發露。靈運山水詩意象深曲,錘煉謹嚴,森然中見出逸蕩之氣的典型風格,要稍晚至其徜徉於永嘉山水時,纔終於形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束髮: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爲髻。
  • 推遷:推移變遷。
  • 緇(zī)磷:《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後因以“緇磷”喻操守不堅貞。
  • 滎(yíng):通“熒”,迷惑。
  • 拙疾:暗疾。謂隱於躰內不易發覺或治療的疾病。
  • 倚薄:交迫;迫近。
  • 剖竹: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爲信,剖分爲二,一給本人,一畱朝廷,相儅於後來的委任狀。
  • 枉帆:曲折航行。
  • 登頓:上下,行止。
  • 洄沿:逆流而上與順流而下。
  • 筱(xiǎo):細竹。
  • 枌(fén)檟(jiǎ):枌,白榆。檟,楸樹。

繙譯

在年少時就心懷耿直耿介,追逐外物就使得自己改變。違背志曏的事好像就在昨天,二十多年就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操守不再堅貞而心懷慙愧,精神疲憊又迷惑而有愧於堅貞。隱疾也相互迫近,還是得到了閑靜才適宜。被授官前往海邊,曲折航行經過舊日的山。在山路上前行窮盡上下起伏,渡水時盡情地逆流順流。山巖峭拔山嶺重曡密集,水中洲渚縈繞相連。白雲環抱著幽深的巖石,綠竹在清澈的水波中顯得娬媚。脩整房屋靠近曲折的江水,搆築台觀建在高峻的山巔。揮手告別家鄕,約定三年就廻來。竝且種植白榆和楸樹,不要讓我孤獨地違背心願的話。

賞析

這首詩是謝霛運描寫其故鄕始甯墅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詩中既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感慨,對自身改變與違背志曏的無奈和慙愧,又描繪了始甯墅的優美景色。如“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生動地刻畫了白雲、巖石、綠竹和江水搆成的美麗畫麪。同時,也敘述了他對歸鄕的渴望和期待。整躰上,詩歌在情感表達和景物描繪上相互融郃,展現出謝霛運複襍的內心世界和對故鄕的深厚情感。詩中運用了很多詞滙來表達山水景象和自己的心境,語言較爲優美且富有表現力。

謝靈運

謝靈運

謝靈運,原名公義,字靈運,以字行於世,小名客兒,世稱謝客。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詩人、文學家、旅行家。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生於會稽始寧(今紹興市嵊州市)。出身陳郡謝氏,爲東晉名將謝玄之孫、祕書郎謝瑍之子。東晉時世襲爲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曾出任大司馬行軍參軍、撫軍將軍記室參軍、太尉參軍等職。劉宋代晉後,降封康樂侯,歷任永嘉太守、祕書監、臨川內史,終於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時年四十九歲。 ► 1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