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出自 歐陽修 的《 生查子 · 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拼音

譯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雪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溼透衣裳。

注釋

此詞作者一說爲朱淑真。 元夜:元宵之夜。農曆正月十五爲元宵節。自唐朝起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俗。北宋時從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遊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花市:民俗每年春時舉行的賣花、賞花的集市。 燈如晝:燈火像白天一樣。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載:「正月十五日元宵,……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由此可見當時元宵節的繁華景象。 月上:一作「月到」。“月到”從《歐陽文忠集·巻一百三十一·〈近體樂府·生查子〉》。 見:看見。 淚滿:朱竹垞《詞綜》作「淚溼」。茲從《歐陽文忠集·卷一百三十一·〈近體樂府·生查子〉》。 春衫:年少時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輕時的自己。

這是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與今日不見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話,饒有韻味。詞的上闋寫「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燈像白天一樣亮,不但是觀燈賞月的好時節,也給戀愛的靑年男女以良好的時機,在燈火闌珊處秘密相會。「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二句言有盡而意無窮,柔情密意溢於言表。下闋寫「今年元夜」的情景。「月與燈依舊」,雖然衹舉月與燈,實際應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説鬧市佳節良宵與去年一樣,景物依舊。下一句「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表情極明顯,一箇「滿」字,將物是人非,舊情難續的感傷表現得淋灕盡致。

賞析

明代徐野君認爲,元曲中「稱絶」的作品,都是倣效此作而來,可見其對這首《生查子》的贊譽之高。此詞言語淺近,情調哀婉,用「去年元夜」與「今年元夜」兩幅元夜圖景,展現相同節日裏的不同情思,彷彿影視中的蒙太奇效果,將不同時空的場景貫穿起來,寫出一位女子悲戚的愛情故事。 上閿描繪「去年元夜時」女主人公與情郎同逛燈市的歡樂情景。「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起首兩句寫去年元宵夜的盛況美景,大街上熱鬧非凡,夜晚的花燈通明,彷彿白晝般明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女主人公追憶與情郎月下約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間互訴衷情的温馨幸福溢於紙上。從如晝燈市到月上柳梢,光綫從明變暗,兩人約定的時間又是「黃昏」這一落日西斜、素來惹人愁思的時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會朝著悲劇發展。 下闋寫「今年元夜時」女主人公孤獨一人面對圓月花燈的情景。「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一年過去,眼前的景象與去年沒有兩樣,圓月仍然高挂夜空,花燈仍然明亮如晝,但是去年甜蜜幸福的時光已然不再,女主人公心裏只有無限相思之苦。之所以傷感,是因爲「不見去年人」,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戀人拋諸腦後,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悲上心頭。令人肝腸寸斷的相思化作行行清淚、浸濕衣衫。「淚滿春衫袖」一句是點題句,將女主人公的情緒完全宣泄出來,飽含辛酸蘊藏無奈,更有無邊無際的苦痛。 此詞的藝術構思近似於唐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詩,卻較崔詩更見語言的回環錯綜之美,也更具民歌風味。全詞在字句上講求勻稱一致,有意錯綜穿插,它用上闋寫過去,下闋寫現在,上四句與下四句分別提供不同的意象以造成強烈的對比。上下闋的第一句「去年元夜時」與「今年元夜時」,第二句「花市燈如晝」與「月與燈依舊」,兩兩相對,把「元夜」「燈」作了強調;而「人約黃昏後」與「不見去年人」,則是上闋第四句與下闋第三句交叉相對,雖是重疊了「人」字,卻從參差錯落中顯示了「人」的有無、去留的天差地別及感情上由歡愉轉入憂傷的大起大落,從而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內心的起伏變化。 詞作通過主人公對去年今日的往事回憶,抒寫了物是人非之感。旣寫出了伊人的美麗和當日相戀的温馨甜蜜,又寫出了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詞的語言通俗,構思巧妙,上闋寫去年,下闋寫今日,重疊對應,回旋詠嘆,具有明快、自然的民歌風味。結尾「淚滿春衫袖」一句,則通過描寫將物是人非、舊情難續的感傷表現得十分充分。全詞以獨特的藝術構思,運用今昔對比、撫今追昔的手法,從而巧妙地抒寫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語言平淡,意味雋永,有效地表達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和苦痛體驗,體現了眞實、樸素與美的統一。語短情長,形象生動,又適於記誦,因此流傳很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夕:元宵夜。
  • :白天。

繙譯

去年元宵夜的時候,花市上的燈光亮得如同白天一樣。月亮爬上了柳梢頭,人們在黃昏以後相約見麪。今年元宵夜的時候,月亮和燈光依然和去年一樣。卻看不見去年的那個人,淚水溼透了春天的衣衫袖子。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比去年元夕與今年元夕的不同情境,抒發了物是人非之感。上闋廻憶去年元夕的甜蜜約會,燈火煇煌,明月相伴,充滿浪漫氛圍。下闋寫今年元夕的冷清落寞,盡琯月色與燈光依舊,然而戀人卻已不在身旁,那種失落和哀傷通過“淚溼春衫袖”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整首詞語言簡潔明快,情感表達真摯深沉,在今昔對照中給人以強烈的情感沖擊,讓人躰會到愛情的美好以及失去後的惆悵與無奈。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