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
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爲絲輕那忍折,鶯嫌枝嫩不勝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閒抱琵琶尋。階上簸錢階下走,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
拼音
序
這首送別詞未具體刻畫送別情事,而是通過古今別情來襯托一己別情,以烘雲托月的手法將別情抒寫得極爲深摯。全詞語言素樸明快,情調清新健康,風格別具特色。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恁(nèn)時:那時。
翻譯
江南的柳樹,葉子小小的還沒有形成綠蔭。因爲柳絲輕盈人們怎麼忍心去折斷呢,黃鶯也嫌柳枝太嫩而不能盡情地吟唱。還是留着等到春天再深深生長吧。十四五歲的少女,悠閒地抱着琵琶尋覓。在臺階上玩簸錢遊戲在階下奔走,那時見到就早已經留意了。更何況到了現在呢。
賞析
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江南柳的形態以及與之相關的人和事。上闋寫江南柳的細微及輕柔姿態,表達了不忍傷害它的憐愛之意。下闋轉而描述一位十四五歲的少女,通過回憶當初相見時的情景,突出了作者對她的特殊情感和長久牽掛。全詞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清新,將自然之景與人物情感巧妙融合,富有生活情趣和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