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爲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其二】
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蓆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
【其三】
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爲叄春蕖,今作秋蓮房。
嚴霜結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還復周,我去不再陽。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
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
孰若當世時,冰炭滿懷抱。
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
【其五】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
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塗當幾許,未知止泊處。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其六】
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
求我盛年歡,一毫無複意。
去去轉欲速,此生豈再值。
傾家持作樂,竟此歲月駛。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其七】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
寒風拂枯條,落葉掩長陌。
弱質與運頹,玄發早已白。
素標插人頭,前途漸就窄。
家爲逆旅舍,我如當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
【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
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爲陶一觴。
【其九】
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
掩淚汛東逝,順流追時遷。
日沒星與昴,勢翳西山顛。
蕭條隔天涯,惆悵念常餐。
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
關樑難虧替,絕音寄斯篇。
【其十】
閒居執蕩志,時駛不可稽。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歲月有常御,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
荏苒經十載,暫爲人所羈。
庭宇翳餘木,倏忽日月虧。
【其十一】
我行未雲遠,回顧慘風涼。
春燕應節起,高飛拂塵樑。
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
離昆鳴清池,涉暑經秋霜。
愁人難爲辭,遙遙春夜長。
【其十二】
嫋嫋鬆標崖,婉孌柔童子。
年始叄五間,喬柯何可倚。
養色含精氣,粲然有心理。
拼音
注釋
白日淪西河:太陽落山。淪,落下;西河,一作「西阿」;阿,山曲。
「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句:月亮遙遙萬里,放射著清輝,浩蕩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蕩蕩,廣大;景,通「影」,月光。
時易:時節變換。
夕永:夜長。
「欲言無予和(hè),揮杯勸孤影」句:我要傾吐心中的愁思,卻沒有人應和,衹好一個人舉杯和自己的影子對酌。無予和,沒有和我應和的人。揮杯,舉杯。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句:時光飛快流逝,我空有壯志卻不能得到伸展。擲,拋開。騁,馳騁。這裏是指大展宏圖。
終曉:直到天亮。
序
雜詩十二首,由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所做的詠懷詩。表現了作者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
時間在交替,日淪月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這是一個生命無法與之相比的無窮大的宇宙,也是一個象生命一樣美麗而飄渺的虛空。「風來」、「夜中’兩句中兩箇觸覺意象把生命與巨大的空間分離,限定在一箇點上——房戶、枕席;「氣變」與「不眠」兩句中「易」和「永」在無限的時間運行過程與靜止的這一「夕」之間拉開了距離,前者遷化不已,此時已非彼時,後者卻因主觀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動,從而凸現了此「夕」對生命的體驗與感受。
詩歌的七、八兩句在詩中總括前六句描繪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懷,起承上啓下的作用。
詩歌的後六句解析:生命是孤獨的,不僅「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連生命須臾不可脫離的時間也無情地拋棄了它,自顧自地奔嚮前方,把人播種在時間田野上的願望連根拔走。「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人生的好戲還未正式開場,時間的舞臺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與質量的願望也將落空,焉能不「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