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

出自 白居易 的《 荔枝圖序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爲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雲。
拼音

譯文

荔枝生長在巴州和峽州之間一帶地方。它的樹形呈圓的形狀,很像古代用來遮蔽東西的“帷蓋”。葉像桂樹的葉,冬季還是綠色的;花像橘樹的花,在春天開放;果實的顏色像丹砂那樣紅,夏季成熟。果實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殼像紅綢,膜像紫綢,瓤肉像冰雪一樣晶瑩,潔白,漿液像醴那樣甜,像酪那樣酸。(關於荔枝的情況),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情形,那實際的情況比介紹的這些還要好。假如果實離開了枝體,一天顏色就變了,兩天香味就變了,三天味道就變了,四五天以後,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賓郡的太守樂天(白居易),讓官畫工畫成一幅荔枝圖,並寫上這篇序,這是爲了告訴沒有見過(荔枝)的人以及見過不到三天的人。

注釋

荔枝圖序:本文選自《白香山集》 巴峽:指唐代的巴州和峽州,在今四川省東部和湖北省西部。這裏作者只說“荔枝生巴峽間”,其實我國生產荔枝的地方還有福建、杭州等地。 團團:圓圓的。 帷蓋:周圍帶有帷帳的傘蓋,圍在四周的部分叫“帷”,蓋在上面的部分叫“蓋”。 桂:常綠小喬木,葉爲橢圓形,與荔枝葉相似。 冬青:冬天是綠的。 華如橘:花朵像橘樹的花朵。橘,常綠喬木;華,通"花”; 實:果實。 春榮:春天開花。榮,開花 丹:硃紅色,像丹砂一樣。 朵:這裏指果實聚成的串。 膜:包在果肉表面的薄皮。 紅繒(zēng):紅色的絲綢。繒,絲織品的總稱,相當於現在的綢。 綃(xiāo):生絲織成的綢。 瓤肉:果肉·。 瑩白:晶瑩潔白。 醴:甜酒。 酪:奶酪 去:消失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元和,唐憲宗年號(公元806年~公元820年) 南賓守:南賓郡太守。南賓,又名忠州(今重慶忠縣) 工吏:在官府當差的工匠,這裏指畫工。 圖而書之:畫好畫,題上字。 蓋爲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雲:是爲沒有見過荔枝和雖然見過荔枝但沒有摘下一二三天的荔枝的人看的。識,認識、見過。

《荔枝圖序》是白居易爲畫工所繪的荔枝圖寫的一篇序。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轉傳送,走數千裏,味未變,已至京師。”但在當時,一般北方人是很難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於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任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畫工繪了一幅荔枝圖,並親自爲之作序。 這篇說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個字,不僅寫出了荔枝的出處、外形、味道,而且還寫出了摘下後短期內的變化情況。唐代詩人杜牧在《過清華宮絕句》一詩中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巴峽:指重慶以東的石洞峽、銅鑼峽、明月峽統稱巴峽。
  • 帷蓋:車的帷幔和篷蓋。
  • (zēng):古代對絲織品的統稱。
  • (xiāo):生絲或以生絲織成的薄綢子。
  • 醴酪(lǐ lào):甜酒和嬭酪,這裡指荔枝的汁水味道像甜酒和嬭酪。

繙譯

荔枝生長在巴峽一帶,樹的形狀圓圓的像車的帷幔和篷蓋。葉子像桂樹葉,鼕天還是綠色的;花像橘子花,在春天開花;果實像硃砂一樣紅,在夏天成熟。成簇的果實像葡萄,果核像枇杷,果皮像紅色的絲織品,內膜像紫色的薄綢子,瓤肉晶瑩潔白像冰雪,汁液甘甜酸美像甜酒和嬭酪。大致情況就是這樣,實際情況卻超過這個程度。如果荔枝離開了樹枝,一天顔色就變了,兩天香味就變了,三天口味就變了,四五天之後,色香味就都不存在了。元和十五年夏天,南賓郡守白居易,叫畫工畫了一幅荔枝圖,竝且寫了這篇序,是爲了給那些不認識荔枝以及雖然認識卻沒趕上看到它一、二、三天變化的人看的。

賞析

這篇序文既對荔枝的外形、果實等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繪,讓人們對荔枝有了清晰的認識,如“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鼕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等,形象而具躰。同時也強調了荔枝保鮮之難,如“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荔枝的嬌貴。文章語言簡潔明了,描繪精準,把荔枝的特點鮮明地展現出來,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它不僅具有較高的文學性,還有一定的科普價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