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自 趙恆 的《 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拼音

注釋

顏如玉:指美女如玉。 六經:古代讀書人必學、科舉考試必考的《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樂》(失傳)。 窗前:古代讀書以背誦爲主,須面向牆壁獨立背誦。窗前等於牆前。

本文以詩的形式勉人讀書,儘管詩中有過分追求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之嫌,但其生動形象的比喻千百年來久傳不衰,特選錄,以饗讀者。 此詩常常被人們拿來鼓勵人們讀書,以至於說是“不必講求讀書動機,只要愛讀書,勝於不讀書”。功利名譽能成爲讀書的極大動力,但這個動力好比“興奮劑”,對社會發展有利。讀書當然不排斥功利性,但是,當動機高尚的時候,功利就在其中,不必再去求金屋美女而自然會得到;當動機邪惡的時候,不如不讀書。 君子求學讀書,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則可以去“正人”,這就是“政者,正也”的意思,是中國文化中“政治”的意思。如果自己能做到“正心”、“誠意”了,那麼,人生的目標也就不會是追求“金屋美女”了。因爲“修身”修好了,那麼,就能做到:得到金屋美女不會像范進中舉,失去金屋美女也不會像祥林嫂喪子。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因此,君子還要“知命”,也就是說,君子還能知道:有意追求並不一定就能得到,只要覺得想做、能做、該做,那就不要管過去和將來如何了。

賞析

“黃金屋”指代榮華富貴的生活,“顏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概括了過去許多讀書人讀書的目的和追求。其實列舉這兩者只是一種借代的說法,它們是一朝金榜題名出人頭地後最具代表性的收穫,這裏也就代指出人頭地。古代許多讀書人讀書的目的求的就是一個出人頭地。所以人們也就常用這句話鼓勵別人或子女讀書。 字裏行間給我們的啓示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用現代理念去解釋,讀書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會的一個功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學能,以投身社會,服務人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千鍾粟:形容糧食多。鍾,古代的一種量器。
  • 黃金屋:指富貴榮華的生活居所。
  • 顔如玉:形容女子美麗。

繙譯

富貴人家不需要去買肥沃的田地,書裡麪自然有豐厚的糧食。安穩居住不需要去架設高大的樓閣,書裡麪自然有黃金打造的屋子。娶妻子不要怨恨沒有好的媒人,書裡麪自然有容貌如玉般美麗的女子。出門不要怨恨沒有人跟隨,書裡麪有衆多像簇擁般的車馬。男子想要順遂生平的志曏,就要勤奮地在窗前讀六經。

賞析

這首詩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和益処。它用直白的表達,告訴人們通過讀書可以獲得財富、地位、美好的婚姻等。詩中連續用“書中自有”的句式,給人畱下深刻印象,激勵人們追求知識、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短短的幾句詩簡潔有力,充滿了對讀書的勸勉和鼓勵,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趙恆

即宋眞宗。太宗第三子。初封韓王、襄王、壽王。至道元年,立爲皇太子。三年,太宗死,即位。前期勤於政事,遣轉運使赴各路詢民事,蠲放欠稅。景德元年,遼軍南下,從宰相寇準之議親征,於澶淵訂盟而還。後期信用王欽若,東封泰山,西祀汾陰,廣建宮觀,勞民傷財。在位二十六年。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