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出自 賀鑄 的《 行路難
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爲壽,青鬢長青古無有。笑嫣然,舞翩然,當壚秦女十五語如絃。遺音能記秋風曲,事去千年猶恨促。攬流光,繫扶桑,爭奈愁來一日卻爲長。
拼音

譯文

徒手搏猛虎,辯口若河懸,車象雞籠馳馬如狗竄。 頭戴平民白絲巾,黃塵追著飛馬卷。 誰知我們這些人,是否來蓬籬草民間? 道邊衰蘭泣落送我出京城,蒼天有情也會衰老不忍把眼睜。 誰管旗亭美酒一杯値萬錢,我要痛快淋灕傾酒壇。 睡如雷鳴行如顛,衹管將來,搬,搬,搬! 倒大杯,滿,滿,滿! 爲我們健康,乾,乾,乾! 鬢髮常靑古未有,轉眼紅顔變蒼顔。 你看賣酒秦地女,婚然一笑有多甜。 翩翩起舞賽天僊,剛剛十五如花年,鶯歌燕語如琴絃。 還記得漢武帝遺音《秋風辭》,千年過去,至今猶恨人生短! 抓住流逝光陰不鬆手,把太陽拴在扶桑顛。 哎,無奈,憂愁襲來,一天一天長一天。

注釋

縛虎手:卽徒手打虎。 懸河口:言辭如河水傾瀉,滔滔不絶,卽「口若懸河」,比喩人的健談。 車如雞栖馬如狗:車蓋如雞栖之所,駿馬奔如狗。 白綸巾:白絲頭巾。 撲黃塵:奔走於風塵之中。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句:語出李長吉《金銅仙人辭漢歌》。 旗亭:卽酒樓。此指送別之地。 當壚秦女:用辛延年《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語如絃:韋端己詞《菩薩蠻》:「琵琶金翠羽,絃上黃鶯語。」這裏指胡姬的笑語象琵琶絃上的歌聲。 遺音:遺畱下的歌曲。 秋風曲:指漢武帝《秋風辭》,其結尾云:「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感嘆歡樂不長,人生苦短。 扶桑:神話中神樹,古謂爲日出處。《淮南子》:「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 繫扶桑,卽要畱住時光,與「攬流光」意同。 爭奈:怎奈。

史載賀方回枉有文才武藝,卻不得朝廷重用,衹好聊以歌酒打發歲月,但又痛感光陰遽逝,功業未就,這首詞就抒寫了作者這種度日如年的苦悶。上闋寫志士們盡管文武雙全,卻不爲當權者所用,衹有縱飲「美酒」。下闋緊承上闋,開懷痛飲,慨嘆人生短促,想把時光畱住,但悲愁的日子又嫌長。

賞析

賀方回這一首詞就抒寫了詞人報國無門、功業難成的失意情懷。 「縛虎手,懸河口」均藉代人才。手能暴虎者爲勇士,可引申爲有軍事才能的人;口如懸河者爲謀士,可引申爲有政治才幹的人。倘若逢辰,這樣的文武奇才當高車駟馬,上黃金臺,封萬戶侯。可眼前卻窮愁潦倒,車不大,像雞窩,馬不壯,像餓狗。「車如雞栖馬如狗」極形車敝馬瘦,與「縛虎手,懸河口」的夸張描寫適成強烈對照,不平之氣溢於言表。以下正面申抱負,寫感慨:「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白綸巾亦猶白衣之類,爲未出仕之人所著。黃塵指京城的塵土,黃庭堅《呈外舅孫莘老》詩:「九陌黃塵烏帽底,五湖春水白鷗前。」任淵注引《三輔黃圖》:「長安城中,八街九陌。」這六字兩句參用陸機《代顧彥先贈婦》「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爲緇」之意,謂白衣進京。結合下句「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謂此行不知可否取得富貴。李太白《南陵別兒童入京》:「遊説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詩題説「入京」,詩句説「遊説萬乘(皇帝)」、「辭家西入秦」,皆賀詞「撲黃塵」注腳。詞徑取李詩末句,而易一字增二字作「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雖自負而帶一種傍徨苦悶情態,與李太白的仰天大笑、欣喜如狂不同,讀來別有意味。以下「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則襲用李長吉《金銅仙人辭漢歌》原句。但原辭是通過漢魏易代之際銅人的遷移,寫盛衰興亡之悲感,言天若有感情天也會衰老,何況乎人。此處則緊接上文抒寫不遇者奔走風塵,「天荒地老無人識」的悲憤。以上從志士之困厄寫到志士之牢騷,繼而便寫狂放飲酒。做了俠義之事不受酬金,像「雷顛」一樣;唯遇美酒則不問價。李太白《行路難》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値萬錢。」「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千」,寫出不趨名利,縱酒放歌,乘醉起舞,一種狂放情態。其中含有無可奈何的悲憤,但寫得極有氣派,使詞情稍稍上揚。 簡言之,此詞上闋由愁寫到酒,而下闋則由酒寫到愁。過闋極自然。不過上闋所寫的愁,主要是志士失路的憂愁;而下闋則轉出另一重愁情,即人生短促的憂愁:「酌大斗,更爲壽,靑鬢長靑古無有。」詞情爲之再抑。以下説到及時行樂,自非新意,但寫得極爲別致。把歌舞與美人打成一片寫來,寫笑以「嫣然」,寫舞以「翩然」,形容簡妙;「當壚秦女十五」云云是從樂府《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正當壚」化出,而「語如絃」三字,把秦女的聲音比作音樂一樣動人,新鮮生動,而且不必寫歌已得歌意。這裏極寫生之歡愉,是再揚,同時爲以下反跌出死之可悲作勢。漢武帝《秋風辭》云:「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秋風曲雖成「遺音」,但至今使人記憶猶新,覺「事去千年猶恨促」。由於反跌的作用,此句比「靑鬢長靑古無有」句更使人心驚。於是作者遂生出「攬流光,繫扶桑」的奇想。似欲挽住太陽,繫之於扶桑之樹,「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賀《苦晝短》)。這種超現實的奇想,都恰好反映出作者無法擺脫的現實苦悶。「志士惜日短」,衹有懷才不遇的人最易感到生命短促、光陰虛擲的痛苦。·所以下闋寫生命短暫的悲愁,與上闋寫志士失路的哀苦也就緊密聯繫在一起。「行路難」的題意也已寫得淋灕盡致了。不料最末一句卻來了箇大轉折:「爭奈愁來一日卻爲長!」前面説想畱駐日光,使人長生不死,這裏卻説愁人情願短命;前面説「事去千年猶恨促」,這裏卻説一天的光陰也長得難過。一句幾乎翻轉全篇,卻更深刻地反映出志士苦悶而且矛盾的心情,將「行路難」的「難」字寫到入木三分。 全詞藝術特點有三:「詞別是一家」,在當時是很流行的看法,而這首詞卻寫得像詩中的歌行體。「行路難」本就是樂府歌行的題目,此其一;《小梅花》的調式也很特殊,以三字句、七字句爲主,間用九字句,「三三七」、「三三九」、「七七」的句式交替使用,句句入韻,平仄韻互換,都與歌行相近,此其二;大量化用前人歌行詩句,其中以采自李白、李賀者爲多,此其三。賀方回曾説:「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周草窗《浩然齋雅讀》引賀語),可見善於隱括前人詩意或化用前人詩句,是賀詞的一箇藝術特點,此詞表現很突出。 全詞表現作者於失意無聊縱酒放歌之際,旣感樂往悲來、流光易逝,又覺愁裏光陰無法排遣的矛盾苦悶心情,但卻用剛健的筆調、高亢的聲調寫成,章法上極抑揚頓挫之能事,行文上跌宕生姿,屬於賀詞中的幽潔悲壯之作,在北宋詞壇上也是很突出的作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縛虎手:指有打虎之力的人。
  • 懸河口:形容人能言善辯。
  • 雞棲:雞窩。
  • 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間的人。
  • 雷顛:瘋狂不羈。
  • 旗亭:酒樓。
  • 當壚:賣酒。(「壚」讀音 lú)
  • 秋風曲:即《秋風辭》。

翻譯

有打虎之力的身手,有能言善辯的口才,車卻像雞窩般小,馬也如瘦狗般。頭戴白色綸巾,奔走在黃塵之中,不知道我們這等人是不是就生活在草野間的人。路邊衰敗的蘭草在咸陽道上爲客人送行,上天倘若有感情也會老去。行爲瘋狂不羈,從不計較錢財,誰管那酒樓的美酒要價十千。 斟滿大酒杯,再次祝長壽,自古以來就沒有青鬢長久不變黑的。笑起來很甜美,舞起來很輕盈,那賣酒的秦地女子十五歲,說話聲音如琴絃一般動聽。那遺留的音樂還能記得《秋風辭》,往事已過去千年仍讓人覺得時間緊迫。想要抓住流逝的時光,拴在扶桑樹上,無奈愁苦一來一天卻仍覺得漫長。

賞析

這首詞開篇描繪了一種看似豪邁卻又充滿無奈的景象,有能力卻不得志。通過「衰蘭送客」「天若有情天亦老」等表述,渲染出一種滄桑感和悲壯感。接着寫狂放不羈、不管錢財沉醉於酒的生活狀態,又刻畫了美麗的當壚女子的形象,增添了一些浪漫色彩。而後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無常。詞中運用諸多形象和典故,既有豪放之感又有柔婉之情,把複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整體風格多彩而富有變化,展現出作者獨特的心境與才華。

賀鑄

賀鑄

賀鑄,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 8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