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想給你寄冬衣,怕你不想把家還,不給你寄冬衣,又怕你過冬挨凍受寒。是寄還是不寄,讓我千難又萬難。
注釋
君衣:遠行在外者冬天禦寒的衣服。
妾身:古代婦女的自稱。
序
作品名稱:憑欄人·寄征衣創作年代:元代作者:姚燧作品體裁:散曲
賞析
我國古代,戰爭頻仍,徭役苛重。每逢在下喪亂,自然有不少人家,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即便恭逢“太平盛世”,又有多少征夫遊子,流離異鄉。他們或爲謀生,或爲服役,或被當權者所驅逐,不得不離鄉背井,飽嘗了分離的痛苦。在這種現實的土壤上,我國古代詩詞中就產生了不少民間的或文人擬作的怨女、思婦的作品。姚燧這首散曲,繼承了前人作品中思婦、怨女懷念征夫遊子的題材,表現了相近的社會背景。
此曲寫妻子想給外出的丈夫寄衣時的複雜心情;不寄衣怕夫挨冷,寄去又怕丈夫不歸,以免有“悔叫夫婿覓封侯”之悔。這首小令在構思上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對閨婦在寒冬到來時給遠方徵人寄軍衣的矛盾心理的刻畫,表現了婦人的複雜微妙的心理,寄與不寄都滲透了深摯的感情。作者以淺白的口語把少婦思念與體貼丈夫的心情表達得極其委曲與深刻。文字直白,感情豐厚,平中見奇,堪稱是大家手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無特別需要註釋的詞語。
翻譯
想要給你寄去冬衣你卻不回來,不給你寄冬衣你又會受寒。在寄與不寄之間,我真是千萬般爲難。
賞析
這首小令短短几句話,卻將思婦的矛盾心理刻畫得極爲細膩生動。「欲寄君衣君不還」表達了對遠方愛人的思念和擔憂,怕他不回來;「不寄君衣君又寒」又體現出對愛人受寒挨凍的心疼。「寄與不寄間」展現出這種兩難的抉擇,將女子內心的糾結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後一句「妾身千萬難」更是強化了這種情感,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她在愛情中的無奈和深情。整首曲子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深沉,具有很強的感染力。